广场上还是零零星星的几个人,或者说整个剑阁也才不到六十人而已。我们一起来的几个弟子也在广场上转悠,当然,也有的已经和剑阁的‘老人‘打成一片,在他们的带领下开始熟悉这片很大但很单调的剑阁。而我依旧是一个人。
剑阁前面的池子叫做轮回池,池子的水是无根水,就是直接来自天上的不粘世俗气的水,这样的水据说是养不活东西的,可是轮回池里依旧有鱼有荷有生气。池子中间的石台上也是荷花,不过石台上的荷花颜色血红,而且只有三株,盛开的娇艳,和莲花的那种高洁及其不符!我不知道有没有这样的荷花,只是,这三株荷花真的很诡异,尤其是它的气息,死气里带着生机,偏偏那丝生机让人心神一静,灵台清明。
剑阁大殿后面是一片草地,在殿前面看不到一丝痕迹,转过大殿的侧面就会突兀的出现在眼前。草地上躺着一个人,他没有像剑阁其他弟子一样或盘膝静坐参悟,或起身悟道习剑,他侧身躺在草地上,面朝着剑阁外面的剑阵,看着飞过的剑影。或许他在睡觉,或许他在发呆,但是这样的姿势一定不像是在悟剑,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他竟然是个和尚,虽然他穿的是和我一样的蜀山剑阁道袍,但秃秃的头顶那九个点依旧看的清晰,俗话说,秃子头上的虱子..
我径直走了过去,在他身边坐下,他侧着脑袋看了看我,我也打量着他。一个中年和尚,和剑阁所有的弟子比起来都显得年纪稍微大了一点,三十多岁的样子,但修道之人,或许他已经古稀之年了,也不可知。他嘴里叼着一根草茎,斜着嘴又看着天边的剑影。他的衣服很脏,胸前襟已经有点发黑了,衣衫也不是很整齐,想来这样每天肆无忌惮的躺着也难得不脏,所以他看不出来一点蜀山道士摸样,倒像是个酒肉和尚。
“不去悟剑跟着我作甚?新人来了就该发愤图强!”他莫名其妙的说了一句。这里没有其他人,想来是跟我说话。我答道,“悟剑也不急着一时啊!再说我也对这剑阵很好奇!所以来看看!”
他看了看我:“你对这剑阵好奇?”
“是啊!这剑阵应该是自己成阵的吧?天地之大,竟然有这种奇特造化!”我感慨道。
“天地的奇特造化自不必多说,但是,小子,这个剑阵可不是自己成阵的。”他不屑的道,“没见识的小子!”
“额!不是自己成阵?不会吧?这剑阵里面感觉不到天地元气,而且这剑阵应该是和剑阁同生的,这么说来已经好几千年了吧?这不是自己成阵?”
“天地造化之奇妙的确很难说,但是人间大道的神通未尝不是这样!这剑阵的确是剑阁初始就在,或者说有了这剑阵才有了剑阁,但是这剑阵却是蜀山最初几代弟子剑道的集大成者,也就是说这剑阵是蜀山弟子自己弄的,真正的大神通,不过那已经是无数年前的事情了!”
我听罢也感叹了一番,“这么说来,那得道之后难道就会真的有移山填海的本事?”
“这,不可知。不过我可以告诉你,蜀山最早不是这个样子,最初不过是一片大泽里的几个荒岛,后来有天赋异禀者在此得道,于是广开门庭,招收弟子,百年内涌现了好几个道门天才,都是有大神通者,渐渐在道门在世间有了名气,于是蜀山被世人认为这是最接近上天的地方,终于,蜀山弟子提出用大神通把这几座小岛弄到九天之上。这在刚提出的时候被所有道门和世人认为是及其异想天开的,只当是江湖卖艺一般看个热闹而已。两百年后,也就是在蜀山创山三百年祭典,道门很多有名望之辈被邀请蜀山论道,却说论道还未开始,和尚们和道士们都在等待开始的梵音的时候,蜀山的主山却缓缓地升上了天空,升到了千丈高的高空。众人大哗,在场的蜀山弟子却面色平静如水,想来都是意料中的事。那次论道之后,蜀山就成了整个道门的领头羊!虽然当初只是把一座山升到千丈,但是那可是真正的移山填海之术,在以前谁敢说他见过听过?而后的几百年时间里,蜀山的所有小岛都被升上了天空,升到了九天之上,并且利用五行元气施以神通,所有的山头都被固定,就端端的悬浮在空里,又有瀑布彩虹,再连接以吊桥,其间神通都是你我难以窥探的。其中这悬浮之谜,至今整个道门还是无人能及!”
我愣在原地,这么说来这所有的山都不是自然造化造就的,那得什么神通?“那岂不是说如今的道门已经没有当初道门的实力?难道道门在退步?”我问他。
“也不能这么说。其实现在的道门有大神通者也不在少数,移山填海之辈说不定还真有几个,只是现在的道门更多的心思是静心悟道,毕竟不再是以前妖魔鬼怪横行的年代,也不用把心思放在跟人攀比较量这种琐事,这么说来,其实道门是在进步,毕竟这才更符合道的初衷。而且,道门传承无数年来,天赋异禀者难以计数,他们不断完善道术,道门岂能退步?只能说是把某些用不到的方面看轻了而已。”
“哦,有点懂了!也就是说以前道门是和妖魔鬼怪斗,所以更需要大神通。到了今天,道门的主要目的已经不是斗争,而是得道,所以,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