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其他人看到其貌不扬的醉老头颐指气使一个正牌打扮气宇不凡更像是得道已久的仙师感到惊讶得多的人,估计就是林川了。
因为他完全感应不到来自神秘老头的哪怕一丁点灵压气息。
相反,他手里拿着的酒葫芦却如同温泉般源源不断地散发着缕缕灵气。
随着他“咕咚、咕咚”一口一口将葫芦里的灵酒灌进嘴里,环绕葫芦流转的原本浓郁的灵气却一分一分的淡去。
当那位名叫杨易的灵窍期修士回到高台正中时,林川才奇怪的意识到,那些没有习练过引气之法的其他普通孩子,如廖根,似乎完全感应不到那些来自尧玄门弟子的灵压气息。
看起来没有任何异样,丝毫不受影响。
杨易无奈的看着眼前这一千多号子弟,小的六七岁,大的十**,都一副神情拘谨且严峻的看着自己。
都想要拜入尧玄门之下,可“人多粥少”大家也都是心知肚明的。
有那么几瞬间,杨易就和他们在来回的大眼瞪小眼。
他甚至发现几个较小的孩子,认真盯着他的脸庞,眼神里充满了凝重和渴望,可怜巴巴的样子,那饥渴的小眼神好像在说:亲爹,喂点儿吧?
他随师父参与过两次这样的门中选徒大会,一些重要的把关也都担当过。
但最后的钦点都是由恩师拍板决定的,这次却要他独抗大旗,全权负责。
虽说每五年一次的选徒,都是从凡子中挑选,就算其中有人能够进入门中习练术法,也都是从零开始循序渐进,很多人究其一生也突破不了脱凡期的境界,甚至有人在规定时期内,仍然不能从精元初成进阶到脱凡期而被迫离开师门。
能够踏入混沌期和灵窍期,真正为宗门所用的,却是少之又少。
但是由凡人界选徒仍然是补充门中新鲜血液,让尧玄门能够后继有人的唯一途径。
每次选徒的谨慎、严格与否都关乎着今后门中几十年、几百年乃至几千年的荣辱兴衰。
参天之树,起于微末。
即便只是初入门的选徒也理应谨小慎微的对待才是,若是因为一时疏忽松懈,挑选了顽劣难驯、资质欠佳的弟子,多少会对宗门造成不良影响,想必自己那时也难辞其咎,有愧于宗门恩师了。
“师兄?”
正当杨易想得入神的时候,身旁响起了一个熟悉的声音。
正是蓝袍男子。
“嗯?”杨易察觉到他似乎有话要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这次参与入门遴选的子弟确实不少,似乎比以往的每一次都要多,而且师叔竟也完全撒手不管了,光靠我们二人的话,估计天黑也难以将所有人挑选完毕的。不能按时回门中复命的话,难免会遭师傅降罪呀。”
杨易听出他话中有话,不动声色问道:“刘师弟,依你之见,该如何妥善安排为好?”
那位身穿蓝衣的刘师弟又向他稍稍靠近了一步,压低了几分声音,说了一些什么。
林川离他们不算远,能断断续续的听到一些。
“……的经验……以上的……即便天资……几率也不大……到头来……浪费时间……贵在精不在……”
杨易听完师弟的话,陷入了短暂的沉吟,两道浓密粗长的眉毛因为微皱的眉头而拉得更近。
他以为师弟所说在理,常言,宁缺毋滥。
宁可错过也绝不错收,如此一来,不仅可以缩减甄选的时间而且能保证新入门弟子的资质。
杨易沉吟半晌后,说道:“好吧,那就按照师弟所说的去做吧。”
刘姓男子微微颔首:“是,师兄。”
当林川看到他转身走向他们的时候,心里突然升起了一种不祥的预感。
蓝袍男子面容一肃,朗声道:“都给我听好了,所有年满十四岁的子弟,已经超过了尧玄门的选徒标准,没有参与选拔的资格,现在都给我主动退下。”
此言一出,犹如在平静的湖面用力掷下了一座重达万斤的巨石,轰隆一声,大片的水花四溅开去。
台上台下所有人尽皆耸然动容,原本安静有序的场面迅速被嘈杂纷乱的议论声所代替。
“这是怎么回事?以前怎么没听说过有这个规矩。”
“对呀,我二十多年前就参加过仙门的选徒,也从来没听说过的!”
“唉,仙门的规矩那么多,想怎么改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情么?”
台下的大人们一下子忘形地聊开了,台上的少年少女也交头接耳,低声窃窃讨论起来。
“肃静!”
蓝袍男子的骨架很大,挺直地站在那里仿佛一道蓝色的屏风,高高凸起的颧骨像是在皮下塞了两块光滑的圆石,表情很是僵硬,给人一种不近人情的感觉,“刚才的话我不想再说第二遍,不符合资格的,立刻退下!”
蓝袍男子的突然冷喝,一下子镇住了场上所有的人。
偌大的山林只回荡着一个冷冰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