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八部浮屠
陆知微静静的看着一园子萌发嫩芽的野草,神情恬淡,桃花眸子中也不再流淌着让凡夫俗子眼前一亮的灵气。
清风微拂,未束青丝随风飘动,她依旧一动不动,仿若苦修老僧的站佛。
白发老妪也不理会陆知微是否在听,摊开《抱朴子》第一卷《畅玄》,无悲无喜的念道:“玄者,自然之始祖,而万殊之大宗也.。光乎日月,迅乎电驰.”
见到陆知微神情依旧恬淡,心无旁骛的看着野草,白发老妪并未微佯,反倒是若有所思的点头,颇有赞许之意。
白发老妪鹤夫人接着解释道:“玄道,是自然的始祖,万物的根本。所以称之为‘微’,它悠远得绵绵莽莽,所以称之为‘妙’。”
陆知微依旧一动不动的看着嫩黄杂草,眼神清澈,无悲无喜,仿佛要看透这天地间万物的一枯一荣。
亭子中,少年陆放却是一字一句的往脑子里填,且不论是否听懂,却铁定是记得住。白发老妪说陆放一目十行、过目不忘,少年并不否认,少年三岁有幸见过《道德经》,《道德经》洋洋洒洒数千字,说的是大道、品德、人之理伦。时隔九年,少年不敢说净得其意,却敢拍着胸脯说能一字不差的倒背如流。
白发老妪逐字逐句的解析,深入浅出,少年依旧并未强行理解,只是记住,填鸭式的往脑子里装,就像是个饿汉见到满桌美食,甭管可口与否,不挑肥瘦,悉数往嘴里塞。
像是察觉到亭子中少年若有若无的一丝心态波动,陆知微张嘴一吸一呼,结束了如站佛一般的姿势,嘴角微扬,浅笑,佳颜中再现‘梨涡’。
如果放在市井,花季女孩此刻这浅笑并不妩媚、迷人,却能给凡人一种望而却步的高雅!
花季女孩仟指捋顺青丝,以青丝系青丝,步态轻盈,走向那一块春风吹又生的野草地。白发老妪捧书,亦步亦趋的跟随,不闻不问,继续解析《抱朴子》。
“玄道的崇高,就像那峨冠覆盖在九天之上。玄道的空旷,就像那巨笼环罩在八方之外。它比日月更光明,比闪电更急速。时而闪现,好似那光影浮动。”
近午时。
白发老妪鹤夫人亲自打理知微小姐的膳食去了,少年也并未做旁手,想必‘知微园’的下人护院被遣散,注定和白发老妪凡事亲力亲为有着联系。
为啥会独留着自己,知微小姐口中的传言、福源,似乎独有所指,少年并未作深思索。少年心细却豁达,深知白发老妪和知微小姐都非常人,自己稍稍有些心态起伏都可能被两人捕捉到,徒增不快尔,所以少年不去想、自然不会问、更不会在两人面前揣摩事情的巨细。
被通知下午不用候着,少年便不作丝毫停留的赶回自己小院子。小院子人去楼空,管家陆知命也未守候在小屋有所交代,陆放落了个难得清闲。
匆匆吞食了两块干饼,栓住房门,陆放便从被褥下取出毛笔和纸张,再取出床底的墨、砚。
笔是廉价的兔尾硬毫,纸张也便宜,磨石砚台和十几个铜钱的墨汁也入不了读书人的法眼,而这并不妨碍少年视若珍宝,也能书写出嫉死寻常书法大家的小楷。
挽袖研磨,少年提笔在纸上接连用正规小楷书写了数十个静字,方才将梦寐以求、视若圭臬,却得之如反掌观纹的《抱朴子第一卷畅玄》默写下。
下笔如奔蛇走鹜,不用正楷而用狂草,似乎也有陆放的小心思在里面。只写《畅玄》的正文,白发老妪对于《畅玄》的逐字逐句解析,少年并未写下,并非不屑,而是前‘知微园’护院首领说过:《抱朴子内经》属于高屋建瓴的提纲,一万个人来解析势必会有一万个意境。
白发老妪讲道,兴许在众多人眼中必是不可多得的金玉良言,可陆放并未将鹤发鸡皮的鹤夫人当做入道的在前珠玉,这便是少年鲜为人知的傲骨!
穷文富武,武人以力证道,火中取栗磨练千万军中敢取敌将首级的傲气,读书人十年寒窗,磨砺的却是寒梅傲雪,百折不弯的傲骨!
少年一穷二白,唯有傲骨!
近黄昏时,前‘知微园’护院首陆大忠领推门而入,提了点小食,都是寻常摊贩卖的小风味,不贵,却也醒味。
陆放和陆大忠走得近,并非陆大忠待人宽厚,反倒护院首领陆大忠无限符合陆放总结做下人四句真言中的那一句“狗眼看人低”。陆放是陆大忠早故的小叔陆豪亲手从一个尼姑庵外抱回来的,并亲自取名陆放,陆大忠念及香火情这是其一。
让陆大忠这个算是做到了下人中出类拔萃的护院首领,两年屡屡提着吃食登门,最重要的一点,两人更是心照不宣的从不说破。
陆大忠幼年习武,拜过师、从过军,立过军工、杀过草寇,见过神仙,只可惜天资受限,没走到武道的巅峰,更未摸到天道的门槛,早过不惑,沦落到做起豪门陆氏三十六个花苑的护卫头领之一,多少有些不尽人意。
每每说起年轻时的种种,早过不惑的陆大忠没有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唏嘘,却总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