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当年,进士出身的曾国藩挖苦副榜举人左宗棠说:“季子自称高,仕不在朝,隐不在山,与人意见辄相左。”读史读到此处,我常常不解,以忠恕之道为立身之本的曾国藩何以在此问题上如此刻薄。后来明白了,古人也讲究出身,讲究牌子。唐朝元稹明经出身去拜诗人李贺,李贺仆人嫌他不是进士,竟然拒绝通报。英雄不问出处不过是刘邦朱元璋之流自我安慰罢了,所以太史公不得不把刘邦写成神的儿子。左宗棠如我辈,杂牌子,到底是旁门左道,曾老夫子瞧不起是正常的。别说现实社会,存在于亿万中华儿女心中,摸不着,看不见的江湖不也讲究明门正派嘛,扛着少林武当的大旗就可以得意洋洋。左氏虽然后来建功立业,出将入相,皇上照顾他,赏个同进士出身装点门面,照旧有人刻薄:
赐同进士出身,
帮如夫人洗脚!
但好歹我是正儿八经的大学本科生,虽然是三流,自认为比左氏的副榜举人可能好点,没必要冒充湘大的学生。于是,我理不直,气不壮地报出本校名字,孙婷毫不在意:“现在同居一室,你我还分什么二本一本,大家是朋友。”说完伸出手。好像她没有嫡庶之分,我感激地握握她的手,想不到她回握得很有力,完全不像一个女生。但她还是淡淡说一声:“我是中南的。”这低调的回答立刻互换了我们俩的身高。而她淡淡的笑容里似乎也隐含着一丝自负。
一席话下来我得知,孙婷是总公司正式签约的销售工程师,国际部北美区客户经理。工作之余,接受学校特聘兼职授课。看着这个蓝精灵一样的小家伙,我成了穿衣费布,吃饭费粮的傻大个儿。一起去食堂吃饭时,我自觉跟在孙婷的后面。人家是大观园的金钗,我不过是个丫鬟,纵使愿意当跟班,人家还未必看得上。中南与我们母校的差距比我与孙婷身高的差距不知大多少倍。而孙婷的个人素质无疑放大了这中间的距离。
路上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努力。左宗棠告诉曾国藩“相期无负平生”。我也别妄自菲薄,太小瞧自己。假以时日,我为什么不能跟孙婷比肩而立,一较短长呢,至少苏校长和我一样出身。我们就得相信英雄不问出处!想到此处,觉得浑身充满力气,所有母校不争气的学生的都要这样鼓励自己。
希望就在眼前!
在操场碰见彭主任领着十几个人,见到我俩,彭主任照旧把我扫瞄一遍,不知我是否多心,反正觉得他的眼睛又有一次定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