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魔王和魔王的幸福生活> 亚岁年年贺帝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亚岁年年贺帝居(1 / 3)

刚踏入寝殿,元绍就听到杨秋暴跳如雷的咆哮声,和着乒乒乓乓摔书摔笔摔镇纸的声音,凌玉城辩解的声音断断续续夹在里面,低弱到几乎听不清楚。

“不许去!你知不知道你刚能下地没几天!刚好一点就急着出去吹冷风,你是想再躺个十天半月是怎样!让你出去一步我杨秋两个字就倒过来写!”

“怎么了?”他一步跨进大门,目光一扫,就和凌玉城几乎是逃出生天的求援目光碰了个正着。警告地瞪了他一眼,元绍才抬手让杨秋起身,正色问道:“又不肯好好养病了?”

凌玉城这一场大病,足足躺了七天,半个月之后才勉强可以下地。这半个月,杨秋以医官身份坐镇寝殿,和元绍联手把他憋了个七窍生烟。

最早几天卧床休养还好,大半时间都是在半睡半醒,让他折腾也没精神。等凌玉城勉强可以起坐,要召下属过来询问这几天积存的事务,还没报到元绍那儿,就被杨秋铁青着一张脸挡了回去:

“现在就要见人?休想!--无聊?教坊司吹弹歌舞样样都有,想看吞刀吐火、顶杆子钻火圈也随你,哪怕把这些瓶瓶罐罐都摔了就为听个响呢,要管正事儿?让你听到半个字我就不姓杨!”

一扭头,元绍满脸赞同地在边上点头。有元绍亲口下令,再有杨秋紧迫盯人,寝殿里当真是风雨不透,半个字都传不到凌玉城耳边。军务?政事?陛下的寝殿,当是随便什么阿猫阿狗就能进的吗?

凌玉城对上杨秋还敢争辩两句--虽然旋即被堵得说不出话来,对上元绍,那只有一个眼神就投降的份。没办法,病重这几天,都承他亲手端药递水更衣拭汗,除了快点养好不要劳烦他以外,实在没有第二条路可走。最近这两天杨秋才开了恩,允许他看看书、写写字打发时间——每天加起来不许超过半个时辰。

现在元绍一脸责备的神色看将过来,凌玉城摇头苦笑,抬手按着桌面想要起身。才动一动就被按了回去:“你不好好养着又折腾什么?万事不是有朕吗?”

这大半月来,特别是凌玉城最开始病重的这几天,元绍差不多昼夜守在身边。出去听政的时候,大臣们看着皇帝一天比一天疲惫焦躁的模样,再加上之前得到的消息,有点眼色的无不“有事出班早奏,无事卷帘散朝”,尽快把大事报告完毕迅速走人。拜皇帝的态度所赐,虽然最近奇奇怪怪的传闻不少,玄甲卫内外的运作倒是一直顺畅。

对虞夏的和谈也有了结果,沈世良抽虞夏使臣抽得十分顺手!一边抽一边感激陛下之前提供的资料——当然,里面很多资料来历显然耐人寻味,不过……为人臣子,有些事情理所当然就该装没看见,不是吗?

七八万老兵当了俘虏,重新招募训练要多少费用?一个新兵安家费要多少?几年才能训练到老兵的程度?训练当中的口粮、军饷、训练用铠甲兵器的开支……新兵变成老兵,之间肯定需要上战场,上了战场就有战功奖赏有伤亡抚恤吧?林林总总加起来的数字……贵方给的战俘赎身费还不到这个数目的一半,你们太没诚意了哟?

骁武卫占了剑门关,虞夏要拿回来,得出动多少军队,军费要砸上去多少?方案一二三四任君选择……每一款方案附上开支列表。想要赎回剑门关,费用至少不能低于这个数吧?

骁武卫驻扎剑门关,时不时地出动一次……周边城镇,财货人口,损失得有多大?白放着那么多土地不能耕种,从后方运粮又要多少钱?少了一座雄关,各关城要增加驻军,要重新修建城防吧?把剑门关赎回去,这些钱都可以省下来哟……

最后,其实我们一点都不介意你们拒绝和谈的,真的。骁武卫出去一次,连钱带人,能捞到多少你们也清楚……想不给?我们不会自己拿么呵呵……

据说那个使团武官是北疆将领出身,显然是个懂行的,看到北凉方面提供的资料,那脸色简直大快人心!有本事你反驳啊,你挑毛病啊,你能挑出一个字的毛病来我就不姓……呃,这些资料不是沈家提供的,也不存在姓沈不姓沈的问题。

还有陛下,下次提供资料的时候,能叫人事先重抄一遍吗?您那位皇后的笔迹,认识的人真心不是一个两个啊!

在陛下给的最后七天谈判期内,就听说虞夏使团请了不下五次大夫。在国书上签字的时候,从正使以下,所有人都是目光散乱、脚步虚浮,脸色苍白得像鬼一样。要不是还得留着“以敦两国盟好”在冬至大节的朝贺上充充场面,只怕那个正使当场就得拔剑自刎,然后披发覆面俯身下葬,以免到地下去也没脸见到列祖列宗。

说到冬至大朝……据说皇后是病了半个月了,嗯,从陛下寸步不离寝宫的样子来看,反正就是病了。也不知道冬至大朝能不能见到人?这可是和正旦同等规模的大朝会,紫宸殿一年只开两次,就是冬至一次,正旦一次。到时候家里的老爷子都要去的……老爷子七十多的人了,今年冬天又特别冷,冬至大朝排班跪拜一折腾就是一天,千万不要生病就好。

寝殿里,杨秋也正为了冬至大朝的事情暴跳如雷。反反复复说了一二十遍,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