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而自由平等,然而经过时代的发展与进步,人与人之间的地位便有了差异。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差异被逐渐的扩大,于是所谓的自由平等也就成为了虚妄,纷争便由此而来。
所以有一句话说得很好——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新中国成立以后,百废待兴,虽然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好转,但却仍然艰苦,少衣缺食的现象依旧不算少见,想要由茫茫人海中的“普通贫民”,攀登上那唯有少数人才能屹立的金字塔,做那不愁吃穿的“上等人”,又岂一个难字了得。
大多数人都希望自己有一个不凡的人生,想要做那人上之人。
而事在人为,有的人成天空想不做,一辈子平平淡淡。
有的人通过自身的努力与机遇,一路上虽然磕磕绊绊,但最终得偿所愿。
有的人投机取巧,或是堕入深渊或是一夜暴富……
还有的人喜欢“不劳而获”,他们“懒惰”却“贪婪狡诈”,从别人的手中抢得果实,给予自身,偸蒙拐骗抢、敲诈勒索、欺行霸市、暗地操纵种种手段不一而足。
此风一起,即刻风靡。
在法治并不算严谨的年代,钻了法律的空子,尝得了甜头的人们更是愈演愈烈,为了更好的取得不法利益与好处,他们的手段与途径逐渐繁多,更是从原本的少数人发展壮大成为一个有组织纪律性的犯罪群体。
此类群体年代久远、自古有之,但因为时代的不同,称呼上也有所不同。如果把正常人所处的社会看成是“白”,那么由他们所形成的社会,就是“黑”。
这种群体,人们称它作——黑社会!
……
……
W市大山脚下,有一个小村子叫做“丰杨村”,村中有着五六十口人。所谓靠山吃山,村中民众除了以种地为生,每到山中果实成熟之时,也会前往采摘拿到集市上卖。而如果好运逮到几只“小野味”,那么无论是拿去卖钱还是留作自家享用,都算是一件值得令人兴奋的事情。
这一日,夕阳西落,余辉懒洋洋的洒落在地,小鸟唧唧喳喳地飞过枝头,为这原本寂静的小村带来了几分活力。正在这时,一道不协调的声音传来。
“臭小子,有种的你就给我站住!”一道喝骂声从一个十多岁的半大孩子口中传出,小孩身穿一件满是补丁的衣服,虎头虎脑的,他正领着五六个同他年岁差不多大小的孩童追逐前方的另一个小孩。
前方的小孩也是十岁左右,身材虽然稍显瘦小,但看上去倒是农村中少见的唇红齿白、眉清目秀,此时他虽然被那么多的同龄人追逐,但却依旧满脸嬉笑,还时不时地回过头去,吐舌做鬼脸:“有种的你就别追啊!”
“唐书华!”后方那虎头小孩见他依旧嚣张,气得哇哇直叫,奈何小腿跑不快,怎么也追不上。
“大笨蛋追不上,大笨蛋就是追不上。”名叫唐书华的小孩见状更是嬉笑不已,还回头扮了个大鬼脸,哪知他正在得意之时,突然感觉脑袋一疼,似乎是撞到了什么东西,他“哎哟”痛呼一声,随后便感觉身子一轻。
“华子,你又调皮了,看回去我不好好收拾你。”一道沉喝声传来,原来唐书华撞在了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身上,此时少年正一手提着唐书华,他的脸上满是怒气。
“哥……”看到少年,唐书华浑身一哆嗦,像是霜打了的茄子一样,立马焉了,看他的神情,似乎对少年十分惧怕。
“哼!”少年扫了唐书华一眼,冷哼一声,随后才不紧不慢地抬头向着追来的几个小孩看去。
“唐书强,你来得正好,你弟他刚刚……”
他话还没说完,就被那称做唐书强的少年打断,他双眼一瞪,膛目大喝道:“杨颇,好久没收拾你了,你又皮痒了是吧?敢来欺负我弟弟!”
随着唐书强的话音传出,那叫做杨颇的小孩就像是被触了电一样,浑身一颤,立马站得溜直,张了张嘴巴,似乎想要说什么狠话,但是当他的目光扫到唐书强的时候,话还没出口便又咽了回去。
见杨颇这副惧怕的模样,唐书强神色虽有缓和,但仍是大骂道:“滚蛋!”
听了这话,杨颇倒是不怒反喜,如蒙大赦般,带着其他的小孩逃也似的离开了,原地只留下了唐书强与唐书华这两兄弟。
“说,你为什么又打架了?”
“我,我……”唐书华支支吾吾的,抬眼偷偷看了看哥哥,见他的脸色越来越不好看,立马缩了缩脖,不敢再存侥幸心理,低声说道:“我说想要去少林寺,他们还笑我,还说……还说……”
“啥?你还想去那劳什子少林寺?这都是村西说书的马老头瞎编乱造的糊话,你要我说多少遍你才相信?还想去少林寺,这话要是再被咱爸听到,看他不把你一层皮给扒了。”唐书强越说越怒,抓着弟弟的后脖领子,连拖带拽地往家里面走。
唐书华虽然怕哥哥,不敢反驳什么,但是嘴里却在不停地小声嘀咕着:“你才骗人呢,不就是怕我练好武功以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