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氏笑着点点头,算是答应着唐慧馨的话。唐家大少爷唐端勃是大房的嫡子,娶得是威南公的嫡长女冯氏,威南公战功赫赫,如今上了年纪,特获御旨准他回苏州老家养老。但长子和次子仍在长安为官,因此在苏州地面上,威南公府也是数一数二的名门。长房能求得这样的媳妇,也是亏了大夫人,冯氏出身高贵,本身也的确能干,刚进门一年,就承担起了一半的中馈,与婆婆共掌家事,大权在握,府里还没人能和她们婆媳抗衡。
此时冯氏便笑了一笑,上前两步:“这么客套做什么?我和几位妹妹们只盼着你早点平安醒来,比什么都强呢。这下可好了,刚才听到信儿,我们都高兴的了不得。看你脸色白的,这一病可是伤元气,得好生休息几日才行。”
“是啊,二姐姐,母亲这几日茶不思饭不想,人都瘦了一圈。刚才从你这里出去,就喝了一碗粥,这下可是心落地了。”二房的庶女唐慧容,也分外亲密地走上前来,笑盈盈地说着话儿。眼角的余光却瞟向嫡母郑氏,见郑氏脸上带笑,似乎很满意似得,就微微低下头,嘴角悄悄漾起一丝笑容,旋即就消失不见。
唐慧馨将这一切都收在眼中,面上却依旧平静舒朗。抬头见唐慧和一直静静地站在后面,从不上前,此时也还是没说什么,只是向唐慧馨露出一个安慰的笑容,唐慧馨也微微一笑,算是答礼:“我知道这几日一定都叫大家担惊受怕,都是我的不是,等好了,再亲自给伯母、婶子请安,给嫂子赔礼去,可好?”
她这样一说,众人便都笑了起来,屋里的气氛十分温馨。唐慧容更是笑得欢快:“二姐姐,我们还等着你陪我们一起采芍药做胭脂膏子呢。缺了你,我们可是谁也做不好。”
听到这里,柳氏像是原本没放在心上,只是听到了才漫不经心地提起一句似得:“对了,你四妹妹也一直念叨着这事呢。可惜她今天身子不好,怕你刚醒来,过来给你过了病气,就没敢来。等我回去和她一说,不定叫这丫头高兴得什么样儿呢。”
柳氏这样一说,就好像随口解释了四小姐唐慧娆没来的原因。在场众人都没说什么话,只有大奶奶冯氏应了一声:“母亲说的是。”
气氛莫名地有些尴尬起来,冯氏刚想再说些什么,外面忽然进来一个小丫头,行了个礼:“回大夫人,田家公子来了。老爷说这会子天气不好,阴的厉害,怕是就要下暴雨,留田家公子在这里住一夜,明日早上再走。说请夫人今天将送田家的礼物尽快打点齐备,明日一早就要用。”
青竹和两个丫头忽然不自觉地发出一声低呼:“田公子今天来了?”
郑氏略微扭头用凌厉的目光扫了一眼,青竹等连忙低头不敢说话了。柳氏将注意力全转到眼前的这件事上来了,对这一切都未发觉。只是脸上显出一丝焦急来:“是吗,怎么今天忽然来了?”说着皱了皱眉头:“你去回复老爷,就说我知道了,今晚一定将礼物打点好。”
那丫头答应了一声,低头退了出去。那边柳氏已经站起身来,准备带着众人离去了,临走之前,冯氏像突然想起什么来似得,笑意盈盈地道:“对了,二妹妹,还有一件事要告诉你呢。我娘家发了帖子来,四月初二请妹妹们都去赴席赏桃花,不知妹妹们可肯去?”
唐慧容眼中闪过一丝兴奋,却马上低垂了眼帘,掩饰住自己的神情。唐慧和只看向柳氏,脸上平静如常,一言不发。看不出一丝激动和迫切的心态。唐慧馨见两人都不敢先表态,会意地看了一眼母亲,见郑氏微微颔首,便笑道:“多谢大嫂,只要到时候身子能行,一定去。”
“还有一段时间呢,到时就没什么大碍了,横竖两家离得不远,马车一会儿就到。”冯氏笑道。
柳氏走到门前,也回过头来说:“你大嫂说的是,你这几日将身子调养好,好带着妹妹们出去转转。自从过了年,你们也没出过门,这下能好好儿玩玩了。你大嫂家还邀请了好几家的女眷,严家的、苏家的小姐也都去。都是你们熟悉的,多时不见,也该常聚聚,才不生疏了情谊。”
她这样说,就是默许了唐慧和也一起出门。唐慧和却依旧面色镇定,看不出大喜的表情,却微露感激。
“侄女谨记伯母教诲。”唐慧馨忙答应说。又道:“伯母们这就要走么?青竹,快扶我起来送送。”
“不必,”冯氏忙上前示意她继续躺下:“看小心起来着了风。你只管躺着吧,我们有要紧事,就先去了,不扰了你休息,回头再过来。”
“勃儿媳妇,你回去就想着叫人将那几两血燕送过来,千万别忘了,啊?”柳氏又叮嘱了一遍,冯氏连声答应着。郑氏见状忙道:“我送送大嫂。馨儿,你就听你大伯母的话,好生在床上躺着吧。”她也怕唐慧馨起来着凉,担忧地给她递了个眼色,叫她安稳躺着。
唐慧馨也就不再坚持,只是笑着说:“那就恕馨儿失礼了。”
柳氏亲切地笑了笑,青竹连忙带着小丫鬟们躬身行礼,打起帘子,送一行人出去了。
屋内又重新恢复了寂静。唐慧馨将方才的这头一次见面在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