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衡、祝英率军西进,沿途皆未遇抵抗,很顺利地占据了几城,当他们行至天雷城时方听闻了战雷被杀的消息。
杜衡性情爽直,也不顾祝英是何心思便骂道:“知人知面不知心,真想不到他竟是这种人!”
祝英见状便不再顾忌,道:“如今看来,大王派你我西进不但有支开之意,只怕还有借刀杀人之心呢。”
杜衡闻言一怔:“请老兄明言。”
祝英道:“这些年来,你我多次反对过他的心思,例如前年,有人上书请他称帝,他假意问计于众人,在你我等人的反对下终未成事;还有去年,火凤与朝廷交兵之际,他想乘机进攻火凤,也是你我等人极力反对才迫使他打消此念的。如今,你我又反对他杀战雷,前事加今事,他必心中生恨,再难忍受,若要亲自动手,又恐军心生乱,因此便想出这一石二鸟之计,若天夕城降了,便应了其言;若不降,必会交战,敌众我寡,只怕你我难逃一死。”
杜衡听罢心内生寒,道:“他如此狠毒,日后若是夺了天下,我们这帮功臣只怕难有善果呀。”
祝英道:“别人不好说,反正你我必死无疑。”
杜衡道:“老兄,我有个想法,你听后要是同意自然好;要是不同意,希望你别拦我。”
祝英心下已猜知几分,道:“你尽管说。”
杜衡道:“我想反了。战雷亡去,必是西云接掌火凤,此人仁义,若助他夺得天下,我们以后必有善果。
祝英微微一笑:“既然兄弟这般推心置腹,那我岂会疑虑畏缩?好,反就反。”
杜衡大喜,忽而又一叹:“唉,我们这一反,留在麒麟城的家眷可要可怜了!”
祝英道:“只要我们一举将东啸歼灭,其子为自身计,反倒不敢杀。再者说了,我们即使不反,他们最终不也可怜?”
杜衡道:“老兄说得不错。火凤征剿承天教也不知结果怎样,万一战况不利,那又如何是好?”
祝英道:“承天教虽有十几万之众,但大多是乌合之众,这等人马怎能与久经沙场的火凤军相敌?我看要不了几战,承天教必会被剿灭,或许现在已有结果了。”
杜衡点头道:“有理!那我们下一步该如何做?”
祝英道:“我们暂且按兵不动,先派人给天夕城守将送封劝降书,来探探他的心意,他若是愿降,我们便将东啸为人告知,呈之利害,劝他随我们一起加入火凤。他要是答应了,那我们便派人传信给火凤,与之约好,到时若东啸真的兵败,那我们可伏兵半路截击,与火凤一举将他歼灭。这样一来,余者皆不足惧,火凤必会势如破竹。”
杜衡道:“若是天夕城不降呢?”
祝英道:“若不降,那我们便再占领一些城池,然后招募人马依然可行前计。”
杜衡赞道:“好,就依老兄所言。”
两人刚刚说定,忽有亲兵来报,天夕将军——石忠派人前来求见。两人闻言心喜,见了此人。不错,此人的确是来送石忠降书的。
经过商议,祝英亲自前往天夕城见了石忠。自古臣子怕毒君,那石忠乃是精明之人,听了祝英之言后也对东啸心生了忌惮,表示愿转投火凤。
承天教教主——乌承天接到火凤军来袭的消息后,便亲率十五万大军赶来迎战。
时已至十月,北方天气已冷。这一日大雪纷飞,双方在红鲤城外对上了阵。
乌承天打马来至中场,高声道:“在下乌承天,请火凤主帅上前说话。”
西云打马上了前,道:“在下西云,不知有何指教呀?”
乌承天道:“这句话应该我问你才对吧。”
西云道:“承天教妖言惑众,毒害百姓,骗人钱财,占人妻女,干了许多伤天害理之事。如今,你们又趁乱起兵,肆虐天下,我火凤军乃正义之师,岂能容你们继续作恶下去!”
乌承天冷笑道:“说得倒是大义凛然,可私心谁不知道?梦幻大地不是你火凤一家的,凭什么你能占,我就不能?”
西云道:“要想得天下,必先得人心,承天教名声已坏,是得不了天下的。”
乌承天道:“你说本教不得人心,那本教这十几万弟子又是哪里来的?”
西云道:“你这十几万弟子是怎么来的你自己清楚,靠威逼利诱,靠蛊惑人心,这也叫得人心?”
乌承天无言以对,岔开话道:“久闻《神乎其神》乃武学三大宝典之一,上面的武功个个都很神奇,今儿在此,乌某斗胆想见识见识。”
西云道:“西某不才,只学了一点皮毛。既然阁下有心赐教,那我只好献丑了。”
两人各自飞身下了马,将马打回了阵。
天稻子一见两人下了马,便知他们要交手,他心知乌承天的武功怪异,因此很是担心西云,于是便飞奔过去道:“禀报二首领,有紧急军情送来,请速回,这里就交于末将吧。”
西云信以为真,便急急离去了。
天稻子道:“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