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路上,歇脚处多多。古华一站、二站错过了班车,立于年龄的高处腑噉,方觉当亊者迷,年轻时的糊涂。那是他的命,他的超然所致,这才是根源。
自与菊清别离爱情,古华面前出现个哑巴女。
古华好歹是个大学生,虽然生来自打鼓来自唱戏,无钱无势力也就无助力。这样差别的爱恋,除非古华天性随便,无势利心。古华无势利心,在婚恋问题上可无法随便,至少未明悟天地生命玄谛的当年是这样。
哑女身材正常,相貌一般般,并非像任何小说一样必须编造成美女,但上过聋哑学校,其父是个货车司机,那年头贷车司机就是普通人仰视的上等人。哑人也许因为哑,少了口舌是非,多了心思,便比语言正常人內涵丰富。
自然,只能用肢体语言交流情感,多了份无正常人顾忌的单纯大方,却又羞涩,而这正适合古华的脾味。
哑女是峡关街市人,不知怎么,常去中学古华宿舍耍。也许古华虽然个头矮,但实在太英俊了,且是和气的化身。
她指指她的心,又指指古华的心,再将两大姆指合并,羞涩的微笑表情,再怎么蠢的人也看得出对方的意思,再怎么难看的长相只要含情地笑就会显得好看多了,何况哑女不丑且含情脉脉?
古华也含情默默,点头表示同意,这还是轻的,紧接着来了个重的。他给她额头一个吻,算是盖上了大印。哑女浑身一颤,中电了。
哑女再次去古华住处反倒显得更羞涩因而更好看了,那眼神那绯红的脸蛋像蕴涵着欲暴炸的激情,这是古华最喜爱的女性特点,他不喜欢大不咧咧的性情,说白了就是喜欢古典式。哑女开始含情脉脉为古华整理房间。末了去碰了门上了床脱开了衣服。
啊?脸虽不算美但羞涩为她美了容,肌肤却白晰细刷得让青春年龄的古华惊呆了,虽不是饿虎扑食总也是扑了上去。
没有甜言密语,无声胜有声。
自与哑女合二为一交融后,古华打算公开关系,去提亲。那是需要勇气的,抑或心态单纯随和,因为人不是生活在真空里,面对的是社会世俗观念、眼神。
不料哑女家长要古华按农村风俗给话、围定、接亲三步曲来演奏,以表示大学生娶哑女的诚意。而这三歩,歩歩要的是钞票,而这正是古华致命弱点,只好拖下。
从此他感情的触角缩到硬壳中去。
守株待兔,一守十年过去。这十年,足以让一个女婴长成大姑娘。十年的光阴沉淀不简单,足以让一个正常男人人不在沉默中死去,就在沉默中疯狂,他将那份寂寞化为修心养性。但现实是严醋的,俗世的人生独力难支,世上谁没有个助力?一个篱笆三个桩。不隐迹深山古刹修行,当俗世人就得有个人生旅途的伴儿。当然这伴儿女性为佳,而女性以黄花女为佳。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是古华婚恋准则,守株待免十年!
…......。
47爱情往亊(2)
文菊下地回家,背了一篼黄豆,见刘老师领来个客人,见礼道:“哥哥,稀客!”刘老师回礼道:“妹妹在忙,这是我们高中老师,名叫古华。”人的第一印象很重要,文菊见古华,个儿不高,但儒雅秀气,长相耐看,一见之下就有种心疼他的感觉,给她依靠感,女性的本能反应,估计“来者不善”,冲她来的。古华见文菊,咦!
好高的个儿,相貌普通,但不难看,要他古华一见钟情是无那内外魅力的,他古华非常人,肯定不缺审美眼光,比如鉴赏字画、听音乐、评电影、论文章,何况他还具有伯乐的眼光,可惜他不是权高位重的官,一芥草民,还需要伯乐识他这匹千里马。
母亲背过客人对女儿说:“是来相亲的。”文菊的感觉得到证实,內涵的她喜不露色,立即洗了洗,帮母亲收拾饭莱待客。
贵客来了有好酒好肉招待,而古华戒肉食,准确地说天生不喜肉食,亦觉得残忍的肉食习俗并非天经地义,他只夹夹伴莱吃,但爱招呼客人夹莱的风俗使女主人很容易发现这一点。“古老师啊,吃吃吃!你嫌弄得不好吗?”古华对农村作莱的水平习惯的确不敢恭维,但不可能率性而答,何况知识份子有委婉的通病,微笑说:“哪里哪里,是我不大爱吃肉。”
饭后略为酣息,客人愈返程,去十里地常岭小镇刘老师家住脚,翌日返校。临行时文菊送客,对刘老师说:“哥哥,下周来耍哟!”分明是说给古华听的。古华说:“好的,再见。”
文菊没给古华留下鲜明的感觉,通常的机遇也无法打动他超然之心。但高不成低不就,古华想说服自已,还是再去找找感觉吧,不需要知音,不需要同等境界的谈吐投机。
第二个周日,古华单枪匹马再次杀回文菊家。家中仍只有母女俩留守,其父是县民政局老干部,其弟上高中。古华带上有随手礼物。“伯毌好!”古华见礼道,“文菊呢?”
“在坡上挖洋芋,喝茶喝茶!”
古华便去地里找文菊。“辛苦,文菊!”文菊见古华来到地里的举动,更觉此人诚实,略为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