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
镇文斌立刻俯下身子,几乎是趴在地上观察了起来。
我继续解释道:“对!就是地面!或许大家有了先入为主的印象,从而忽略了在地面上的机关……”
探险队的人们呼啦一下,全都围了上来。我从登山包中拿出一根伸缩的“探险手杖”,给大家指点着。
“这……这……还有这里……暗门的开启,除了特殊的手法,还需要踩在这几处地方!”
祝元恺教授在仔细地看了看位于地面上的隐蔽开关之后,感慨地说:
“真不愧是郝庄周氏(邹氏)的人,观察细微入至啊!小镇,你那臭脾气应该收敛一下了……”
镇文斌站起身来,拍了拍身上的灰尘,沉默不语。
“好了!既然暗门已经开启了,那大家就准备出发吧?”救援队的谯咏志队长大声说道:“出发前,我需要再次确定一下人数!点到名字的同志请举手示意。”
“柳经武教授!”
“祝元恺教授!”
“镇文斌教授!”
“周矣与同志!”
“李奎同志!”
“张大海同志!”
“僪永安研究员!”
“和德明研究员!”
谯咏志队长在点名之后,再一次强调了各项纪律,接着他便命令杜旭尧中尉将其手下的八名士兵一一分配,每一名救援队队员都有专门的士兵进行贴身保护。
“出发!”
随着命令的下达,一行18人鱼贯进入暗门之中。
相比嘎仙洞内的阴凉潮湿,暗门之后的隧道里却是冰冷干燥的,每一个走入隧道的人都会情不自禁地打个哆嗦。
“从现在开始,大家都要提高警惕!没有必要的情况下,头灯全部关闭,‘狼眼’手电筒也只能轮流开启!对讲机调试好后也要关上,所有人必须尽量保持静默……”
走在队伍前方的谯咏志队长一边慢慢前行开路,一边嘱咐着。
于是,众人便在一片寂静之中默默行进。
隧道之中比较狭窄,最多只能两人并行,但是脚下的路却是十分平整,应该是经过了人工打磨的。
队伍的前方、中间、后方,各有三名士兵使用“狼眼”进行照明,这让黑暗之中的队伍能够比较顺利的前行。
我和一名士兵位于队伍靠前的位置,跟着开路的谯咏志队长,李奎和另外一名士兵就跟在我的身后,柳教授、祝教授位于队伍的中央,再往后就是镇文斌、张大海和保护他们的士兵,队伍的后方则是僪永安、和德明两位研究员,而杜旭尧中尉亲自负责断后。
在整个救援队行进了约有十分钟的时候,一阵微弱的、“沙沙”的声音从前方的隧道中传来。
谯咏志队长立刻举起右手、握拳,示意队伍暂时停止前进。
“小丹(丹宏盛上士),我们先去看看!”
谯队长带着保护我的士兵轻手轻脚地走入黝黑的隧道之中。
“五子,前面怎么了?”我身后的李奎低声问道。
“不知道!似乎有什么声音……”
不一会儿,在众人紧张的心情中,谯队长和丹上士拿着一个没有关闭开关的对讲机回到了队伍之中。
“张大海同志!你过来看看,这是不是你遗失在这里的对讲机?”
张大海从队伍后方走了过来,他拿起那个对讲机翻看了一下,却摇着头说:
“不是!你们看,在对讲机的后盖上是由专门的印记的……这应该是小植(植信鸿)的对讲机!”
此时,已经聚在了一起的众人疑惑地相互对视。
“不对劲!”
“大海同志,按照你之前的汇报,柳队长他们是在出发后一个多小时后才失踪的,而且那时候对讲机还能接收到他们的信号,对吧?”谯队长问道。
“没错!”张大海点头肯定的回答说。
“考古探险队所使用的对讲机都是军用的,范围大概在5000米左右,考虑到地形的复杂性,这个范围可能还要更小些!”
谯队长分析着说:“这就说明柳队长等人一定是在5000米这个范围之内!在正常的情况下,人一小时是能够走出6000米的距离……就算速度再怎么慢,柳队长他们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也应该走出3000米!”
“到目前为止,我们救援队走出的距离还不到1000米……也就是说,值信鸿同志的对讲机是不应该出现在这个位置上的!”
“会不会是柳队长他们遇到危险后,往回撤退到了这里呢?”镇文斌提出了一种可能。
“那也不对!我从柳队长在对讲机里面发出惊呼,到进入隧道遇到烟雾匆忙返回,这段时间不过六七分钟……这么点的时间,考古探险队是不可能退回到这里的!而且我听到的那两声惨叫,是隐约的、不清晰的,这也说明柳队长他们距离我还有很远的一段距离!”张大海立刻反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