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建议之下,众人按捺心中的不安,开始收集起那些堆积在平台上面的的各种“珍宝”。
这项工作主要是由柳教授、祝教授两人挑选,而其他的人则做为免费的苦力,负责将挑选出来的文物进行整理归类。
“小李,放下你手中的金砖,把它旁边的那件酒杯样式的青铜器给我递过来!”
进行指挥工作的柳教授,忙的不亦乐乎。
李奎不爽地嘀咕着:“这破东西有什么好的?还是金砖实在啊!”
“你懂什么?”柳教授小心翼翼地接过青铜器,解释说:“那块金砖,也就5斤重,最多值个80多万RMB!而这件西周的青铜器,样式精美、刻有祝文……价值至少也要在百万之上!”
听到柳教授的解释之后,李奎的眼睛都变成了“¥”形!做为兵家传人的他,在历练阶段只能依靠自己打拼,所以,他对于金钱这种东西,还是比较在乎的!
“还是柳教授的学问大!知道什么东西才是最值钱的……”李奎说的话,让柳教授哭笑不得。
柳茹在一旁不满地斥责说道:“死胖子,快点干活!你想累死老娘吗?”
“注意形象!注意形象啊……你五哥可就在旁边呢!”李奎朝我所在的位置抬了抬下巴。
“哼!”
柳茹发出一声鼻音,便继续忙了起来。
一个小时后,柳教授和祝教授已经从这座小山似的宝藏里面,挑选出了相对价值较高的文物,众人将其一一打包装好。
“可惜啊……要是人在多一点儿,能带走的文物会更多的!”
祝教授依依不舍地摸着一件巨大的青铜鼎器。接着,他又吩咐镇文斌拍照留影,做好考古记录。
“周先生,接下来咱们是不是应该想想办法,去把那块印玺从洞底拿上来!这很可能就是我们此次任务的最终目的……”
说话的柳教授面露难色,因为他也知道,如果想要取回印玺,就必须将生死置之度外!
“还是来了……怎么也比不过去的!”
这个念头才刚刚在我的脑海中闪现了一下,就被我压在了心底。
“还是我亲自下去吧!”我一脸的无畏之色,大声说道:“不是我小觑了大家,在咱们这群人之中,也就是我还有可能下到洞底……其他人,都不行!”
经过反复的争论,最后大家还是同意了我的想法,于是,我再一次走到了那条晚宴向下的石阶之旁。
突然,我看到了一块刻有古怪文字的石碑!
“奇怪?之前我怎么没有看到这块石碑呢!”疑惑的我不由地停了下来。
“五子,怎么了?你看什么呢?”李奎一边问着一边来到了我的身边,他也看到了我所发现的石碑。
“诶?这里还有东西!柳教授、祝教授,你们来看看,这上面都写的是什么字啊?像鬼画符一样!”
两位老教授来到石碑之前,仔细地端详了起来。
“这文字叫做是‘金文’。”柳教授解释说道:“在西周时期,文字基本上都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而且多见于钟鼎,因此,那个时期的文字也叫做‘钟鼎文’。不过钟、鼎并不能包涵全部有铭的青铜器,所以近代采用了比较确切的名称,通常称为‘铜器铭文’,简称作‘金文’。”
祝教授点头赞同道:“是的,这石碑上刻着‘金文’……很少见!我来看看,这上面写的是什么……”
约有一盏茶的功夫,祝教授和柳教授反复讨论,得出了比较确定的答案,祝教授看着石碑上的“金文”,对我们念道:
“洞名赤玄,福地之一。千古隐秘,镇压其下……后面的小字已经过于模糊,辨认不出来了!”
“嘿,这话我听得懂!小时候学的文言文还真有用!”李奎立刻嚷嚷了起来,“咱们眼前的巨洞叫做赤玄洞,是什么什么福地,这洞底下,还镇压着隐秘!”
“隐秘?镇压?”柳茹疑问道:“不会是翻译错了吧?隐秘怎么能用镇压来形容呢?”
柳教授肯定地说:“翻译是不会错的!至于石碑上的铭文为什么会这么写……看来只有下到了洞底,才有可能弄明白是怎么回事。”
这时候,一直保持沉默的镇文斌开口问道:“福地?是不是指道家所说的七十二福地呢?”
祝教授反驳说:“不可能!道家是起始于春秋末期的老子,但秦时期并没有道家这一名称。用“道”一词来概括由老子开创的这个学派由汉初开始……由此推论,道家的七十二福地应该是在汉代之后才被人们归纳出来的!”
我摇了摇头,说道:“这也不一定啊……据我所知,道家的七十二福地,实际上只记载了七十一个地点!还有一个是空缺的……”
顿了顿,我继续解释说:“祝教授也知道,我的家族是郝庄周氏,是阴阳家邹衍的后人,为了避讳一些事情,改邹姓为周。根据我家族中传下来的祖籍记载,早在三皇五帝时期,九流十家就已经形成!只不过是在春秋战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