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一朝权贵如有神,大梦初醒少一人
石嵩和金天放眼前各自出现了两道门,他们各不相知。
石嵩抬脚跨入门中,然而如意的话并没有放在心上,眼前的纯净有了色彩,宫殿、美女、房屋等一切不停地变换着,恍若梦中,只听到有人轻轻提醒他:“陛下,快下决定吧!”石嵩睁开迷离的双眼,殿下跪着一人,身穿紫金官袍,颤抖着、低着头,此人两边分别站着俩排身穿同样服饰的官员,四周金碧辉煌,庄严万分,官员们齐声呼喝着:“杀与不杀,请陛下决定。”石嵩抬起眼看了看说道:“杀了吧!”似乎杀人在他眼中微不足道,甚至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要杀他,好像一切都理所当然,此刻的石嵩是一位高高在上小皇帝,虽是皇帝,但当朝宦官大权独揽,宦官们挟持了太后,只能顺着他们的意思做,朝臣们散了去,小皇帝迈出大殿,望着眼前属于自己又不属于自己的一切,国泰民安,似乎从8岁即位那天就是这个样子,没有灾年、没有强盗、没有杀人越货……
石嵩思绪飞扬,总有种不现实的感觉,但又摸不透方向,石嵩回身看了看身后一直默默站着的小太监,道:“小李子,去看看朕的母后吧!”小李子是从小一直服侍陪伴自己长大的小太监,很小就进了宫,是石嵩的唯一心腹,小李子说道:“陛下想母亲了吗?那就不如去慈宁宫走一趟吧。”
“嗯,走吧!”
片刻之后,黄蓬大轿载着小皇帝到了慈宁宫,宫墙四周侍卫重重,小皇帝刚下轿,一个侍卫军官大叫道:“没有王总管的命令,不准进去。”小李子一听脑门子就窜起了一圈子火,吼道:“嘿!嘿!嘿!你个屁侍卫是哪颗葱啊,跟谁这么说话呢。”
“哟!跟屁虫吗?”一个侍卫嗤笑着喊着小李子,“跟屁虫”是大家给小李子起的绰号,因为他从小就与小皇帝形影不离,吃住几乎都在一起,而皇宫里孤单、荒凉的气氛在他们身上映照的恰如其分,小皇帝愤怒地开口道:“朕是一国之君,是谁要阻拦与我!”一旁的侍卫军官看到小皇帝发毛,都不敢再言语,只得乖乖让了一条道,小皇帝石嵩给母后报了平安,突然扑通一声跪了下去,眼泪不争气地流了出来,道:“母后,孩儿不愿一辈子被人困在这宫里,求母后给孩儿指一条明路。”太后扶起年幼的国君,说道:“孩子,母亲也不想这样,可是你在宫里你要去哪儿啊?”小皇帝一下被问得蒙了,是啊,我要去哪里,我想要什么。
小皇帝又道:“至少不被王总管这些太监们控制着啊!”
“孩子,当年你父皇是何等的英雄,若是先帝还在,哎!只可惜岁月是把杀猪刀,他一直期盼的长生不老药也没能在有生之年见识到,不过你可以拿着这个手帕去找一人,他会全力帮助你的。”太后说着从怀中取出一块丝帕,递给小皇帝,说道:“此人性格怪异,非亲近人是不让接近他的,所以就让小李子和你一起去,他是小李子的养父,你见到他之后就说是我让你去的,好啦,母后累了,快去吧。”
小皇帝从慈宁宫出来,回身对小李子说:“你养父是什么人啊?我怎么一直没听你说过。”
“回皇上,太后不让说,不过今天可以了,太后说了,待你去寻我养父之时就是变革之日,一切都可告知与你。”
“哦?”
“我养父名叫李秋山,在江南一带屯兵已久,当年先帝故意将他贬到虎阳县做了县令,我养父在到达虎阳县的第二天还在谩骂先帝对他的不公,不一会儿就接到先帝密令,让其秘密在江南招兵买马,如今百万之师雄踞江南,目的就是防止朝中有人作乱。”
石嵩和小李子乔装混出宫去,三天后到达虎阳县见到了清瘦的李秋山,李秋山凝重地看着丝帕,几欲泪奔,速速调集人马直奔京城。小皇帝失踪的三天里,王总管大太监很快意识到事态的严重,调集兵马将宫城严加防守,虽是如此,但王总管的兵力在七年聚集的百万雄师面前如螳臂挡车,石嵩顺利打入京城,可不幸的是走投无路王总管劫持了太后,以致双双殒命。
石嵩将朝中与王总管关系密切之人毫不留情地统统处决,当年金秋十月马上进行了科考,劝诫朝中无用老臣告老还乡,提拔有才之士,适当减免赋税,两年后人丁大兴,举国祥和鼎盛之气更胜往年。
石嵩看着眼前大好江山,富饶之地国泰民安,心中不禁一阵怅然,不明白自己在追求什么,这一切又是为了什么,以前在王总管的胁持之下,那段时光是自己最悠闲、最难忘的,虽不是亲自掌控江山,但也快乐;如今自己大权在握,要风便是雨,每天除了早朝之外,就是一摞一摞的奏折,周而复始,不断重复着,渐渐地石嵩习惯了这一切。
一年,两年……很多年过后。
在某一天的早朝上,只听得大殿外咔嚓一声雷响,还没亮透的早晨被一记闷雷照的通明,所有人都向外望去,一团乌云不断卷积着、慢慢扭动,变化成四个乌黑大字“亦幻亦真”悬于高空,片刻后消散于无形。
石嵩心底似乎有种想要呼喊的**,但怎么也喊不出声,大臣们惊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