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青玉,在商朝的时候就被发现并使用。然而真正的普及是在汉朝,在那个时候汉朝也出现汉八刀这样的雕工技法。
在商朝的时候,玉材的使用多样,有岫岩玉、独山玉、绿松石、玛瑙、水晶等,那个时候的和田玉也刚刚开始使用,主要的就是青玉。
青玉也是和田玉中最多被使用,使用的历史也是最久的,很多的仿古玉者都会选择用青玉来仿制古玉。
姚烽手上的这块玉牌有点四不像,第一是它上面雕刻的东西,这个很是让人看不懂。在古代雕刻神兽的玉器,除了皇家用的龙形之外,就只有饕餮纹。而且在玉牌上雕刻字的也只有“福”“寿”“万字图”等,很少看到“财”字的玉牌。
这到是挺符合现代人的做法,很多的仿品出现,也有很多的人开始仿制,而有的人会把没有的东西该造出来。恰好“财”字在当下的社会中是最重要的一个字,很多的人都在追求财,玉牌有财字也不稀奇。
而且貔貅本来就是招财神兽被雕刻在玉牌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就是奇怪它们为什么会出现在古玉上,而且还是汉代玉,这明显就很矛盾。
要不是姚烽有这双眼睛恐怕他也看不出什么,判断玉器的年代是要从几个方面入手,就想姚烽现在面前的这个中年人一样。
他虽然很怀疑天生拿出来的这块玉不是刚刚的那块玉了,但是现在的这个块玉给他的感觉比刚刚的要好,更加的容易辨识。
鉴别玉器第一个方面是从玉材质入手。中年人拿出一块单眼高倍镜,这是很多的鉴宝人都需要必备的一样东西,有了高倍境就可以看到很多肉眼看不到的东西。比如说是玉里面的东西。
古玉入土,玉材里面会被土壤内的东西侵蚀,玉的材质也会发生变化。有的玉材里面会多了一些絮,点点的,影响玉的透视感。
中年人那到玉在手上,没有直接接过去,而是拿出一个手套出来带在手上。他这样的表现让姚烽对他增加了不少的好感。
现在姚烽手上的这块玉是姚烽的,要是真的话,那个价值就要翻倍的涨高,他也不敢过于莽撞,要是弄坏了这就出事。玉器到了他的手上,作为一个爱玉的人程建国很是看重这块奇怪的玉牌,貔貅纹的玉很难看到,更加让人不解的是那个财字。
古代的时候“重农抑商”的政策是每一个朝代都要执行的政策,要有个“商”“财”是很难的。
像秦朝的吕不韦,就是一个商人出身的,他走遍天下到处经商,才有了那么深的底蕴,而秦朝的崛起也和吕不韦有很大的关系。
吕不韦最擅长的就是经商,也是很会赚钱没和管理国家的财物。秦朝那个时候的军事财政都是吕不韦在调动的,全国的财富都在他的控制中,那个时候的吕不韦就是秦始皇也对他无比的忌惮。
历史上虽然说吕不韦是一代奸臣,当是很少的人看到吕不韦为了秦国付出了多少。吕不韦放弃了富可敌国的身家,成为了秦国的宰相,帮助嬴政回到秦国,还辅佐嬴政统一六国,成为历史第一个始皇帝。
吕不韦的功迹是不可磨灭,这要归功于他是一个商人,很多的商人他们都会遭到当权着的忌惮,他们都是很有钱的一群人,也代表着他们的势力也会很大。有了钱就可以招兵买马,甚至还可以成为一方的富强。
然而被杀的有钱也不少,比如明代的首富沈万三,就是因为他的财富都让当时的帝王朱元璋嫉妒,三次打击之下,终于消灭了整个沈万三留下的财势。吞下沈万三所有的财富。
总而言之在古代有钱人绝对是最危险的那批人,他们的生命随时都会被威胁,“重农抑商”也让封建统治得以延长。
回过来说这块玉牌。程建国看到玉牌就被迷上了,他看到的玉质和他看过的那些和田玉差不多,就算是有差距也是很小,这个可以证明这快要是和田玉,不过因为上面的沁色刚刚消失。他也不好判断是现代玉还是古玉。
程建国没有拿下他的单眼高倍境,而是开始从玉器第二个方面开始查看。第二个方面就是要看他的雕工,这块的玉的雕工大琢成巧。线条粗犷,但又细腻。玉牌上上方的钻孔不圆,汉代玉有穿孔器物的孔洞内壁上往往不够光滑,而且还留有拉线的痕迹。
程建国第一个看得就是玉牌上的穿孔处,这个是一个古玉特点,在古代没有我们现在人用的打磨器,也没有圆孔钻,所以汉玉上的钻孔都带有古代的拉线痕迹。
这块玉牌上还有一个特点让程建国看不准的,就是这个雕工,和汉代的玉器雕工“汉八刀”很相像,有“汉八刀”所带有的痕迹,而且还有跳刀,这个是汉时玉器最大的一个特点。
“汉八刀”很多的人都不怎么熟悉,要知道用八刀雕刻出一个玉器出来是很困难的。现在的雕刻玉器都是用电器转刀,很少或是说已经没有人用刀具雕刻玉器了,在天朝中很少有看到用刀具雕刻的人。
只有一些老辈人才有可能找到他们,一般的人都是难以见到,他们雕刻的玉器都要比一般的玉器要贵,甚至要翻倍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