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窥宝> 23.三盏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3.三盏茶(1 / 2)

《史记·大宛列传》:“汉使穷河源,河源出于阗,其山多玉石”;又《汉书·西域传》:“莎车国有铁山,出青玉”。和阗玉又名乌白玉。

和田玉位于西北省和田地区,在昆仑山中,隐藏于石中璞玉。有昆仑山玉之称,也有和田玉之称,现在大多用和田玉之称。

和田玉的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述到商代的时候,虽然没有普及,但也有出土的和田玉。所以说和田玉的历史有三千多年了。

和田料分为:籽料、山流水、戈壁料、山料。和田玉颜色为:白、糖白、青白、黄、糖、碧、青、墨、烟青、翠青、青花。

而和田玉的特点就是有油性,这是普通的玉所没有的,也是和田玉唯一的特性,所以鉴别和田玉很是简单。

青玉作为和田玉里存量最多的玉种,也是最常被使用到的一个品种,从最初的发现就是从青玉开始的。

良渚文化中就有大量的青玉制品。在被视为用玉历史上重要发现的殷墟妇好墓出土玉器,所大量使用的和田玉正是青玉。从商、周至战国,青玉始终是和田玉中使用数量最大的。

直到汉代的时候,白玉被发现,导致了青玉的地位下降,这也是让青玉从一些达官贵人的到了一些富裕的平凡人的手中。

“这块玉从它的雕工来说,这块玉应该是汉代的时候雕刻的,我看了下里面的玉质。发现这块玉中的玉质颗粒饱满,摸起来竟然还带有油性,这块玉是和田玉中的青玉没有错。

主要是这雕工,有汉八刀的痕迹,穿孔处有拉线,而且应该也是经过长期的佩戴的。现代玉的话是不会经过长期佩戴留下拉线的。

我在这里还有一个问题要问姚小友,你这块玉是祖传的还是你从什么地方买来的,应该是花了不少钱吧。”王老问道。

听到王老的话,基本就可以确定了,这块玉是真的汉代的和田青玉,就是本来已经知道的姚烽听到收藏界的泰山北斗王老的话,都忍不住一喜。

“王老,这块玉是药兄弟刚刚在路边收上来的,花了两千块钱。”姚烽还没来得及说道,就被程建国抢着说了。

“王老你不知道,这块玉本来是我先看到的,可是就是因为它的雕刻上的东西让我难以下判断,我也不敢买下来。倒是姚兄弟看到我让手了,直接把玉给盘下来了,那个摊主本来是要开价吓吓姚兄弟的,出了五千块钱,姚兄弟用了两千块钱把这块玉给买下来。”

“现在这块玉是真的,那它是价值应该能上千万,要是在大型的拍卖场上,应该是可以到五千万吧。”茶山也说道,对于这块玉被鉴定出来的结果他丝毫没有惊讶,要是稍微有点眼力的人都可以看出来。不过,怎么程建国就看不出来,这倒是很奇怪。

“你是捡漏的,这个漏捡的不是般的大,两千块成了上千万,而且升值的空间还十分的巨大,这可不是一般的玉器可以披靡的。”王老点评道

姚烽怎么都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一块玉牌的价值竟然上千万,这真是难以置信。其实姚烽想的也是,一块普通汉代玉牌可能没有那么高的价值。出土的汉代的玉器也不少,还有很多的都是和田白玉的,而姚烽手上的玉也不过就是一块和田青玉,他的价值应该也就在千万以下的。

“姚小友你不要惊讶。”茶山笑道。“你可能还不知道吧,在上半年的一次帝都拍卖会上一个汉代的和田青玉蛇纹福字玉牌,你知道它拍出了多少的价钱?”

姚烽摇了摇头,他怎么会知道,他一直都在打理史尧钱的店铺,都没有出去过,更加的没有时间去看什么拍卖会的情况。不过倒是听说过那次的拍卖会上有不少的高价古玩出现。

“一千万,那块玉拍了一千万,而且这还是比较普通的汉代的和田青玉的价格。那块玉的上还有鸡骨白色这样的沁色,对于玉质已经产生的侵蚀。除非是盘玩数十年,要不然还是会有沁色。

我们在来看看你的这块玉,玉上,洁白光滑,上面还有油脂性的一层膜,这就什么玉的保存很好,还是经过长期的盘玩的。也不知道哪个人把这块玉出手的,竟然才卖了两千块,就是两千万给我我也不卖。

玉上雕刻的东西也不凡,你也知道现在的社会那个不想发财,这块玉恰好很符合这个时代的关系。就是我都要把他买下来了,姚兄弟啊,你要是有出手的需要就来找我吧。”茶山挤眉弄眼道,刚刚的姚小友现在成了姚兄弟了。

“哎!哎!茶根你什么意思啊,我都说了,要考虑出手第一个想得应该也是我才对,怎么会跟你有什么关系。”程建国不满道,这是在劫胡啊,怎么可以让茶山这样就得逞了。

“茶山说的不错,姚小友的这块玉明显的不是皇家用玉,也不是什么达官贵人的东西,而是一个富贵人家有的东西。就单单这块玉的历史价值来说就很高了,毕竟从来还没有人看到这样的玉牌,貔貅兽可招财兽,对于现在的人来说它的作用可是无比巨大的。

就是上了拍卖会,五千万我还是可以担保的。”王老拿着手上的玉牌说道,这话一出姚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