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宋韵> 四十一 更远的地方(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四十一 更远的地方(中)(1 / 2)

这一年来泗州的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宿州地区,大量的土地被开发,道路通畅,遍布城乡,无数规模不等的煤矿、铁矿、手工业作坊被建立起来,几十万两淮和徐州、山东的难民的涌入,为整个泗州提供了相当充足的劳动力,也使他们成为建设泗州的主力军。{d}{u}{0}{0}.{c}{c}李烈接管四周以来,由于农业和商业利好政策的刺激,无数流民进入两淮地区,江南的工商势力也将目光瞄准了这里,工坊矿山提供了无数的劳动岗位,滚滚而来的江南商人带来了大量货物和发展资金,开发狂潮已经在两淮大地上涌动。李烈有理由相信,在不受战争干扰的情况下,三五年后,两淮地区将会成为南宋最富庶的地区之一。同时,大量的移民带来了充足的兵源,全力发展的军工工业势头良好,这一切都要有一个良好稳定的发展环境,如果现在继续进行战争,目前的一切很可能都变成镜花水月。

所以李烈此时的心情丝毫没有因为北伐的胜利而变好,困扰在他头脑中的问题是如何解决南宋方面这些狂热呼喊进攻在进攻的家伙。

“李烈,你在吗?”门外远处传来浮尘子的声音。

李烈轻轻打开房门,面带笑容的看着道长。

“你的功力又精进啦!”浮尘子深深的看了李烈一眼,举步走了进来。

一壶清茶飘出满屋茶香,老少二人促膝而谈,李烈将自己的困惑向道长娓娓道来。

浮尘子静静地听着,当李烈讲述完,浮尘子给他将茶杯注满,“既然是这样,你没有必要去解释,只要转移他们的视线就够了。”

“噢?”李烈的目光热切起来,“道长何以教我?”

浮尘子缓缓吐出两个字,“西夏!”

李烈顿时眼前一亮,“对呀!我怎么没想到!”几天的苦恼立即烟消云散,“过几天我就回临安!”

两人又谈了谈情报组织构建的问题。浮尘子一一讲解了前段时间的进展。经过半年来全力发展,浮尘子在张进北和萧恒的大力支持下,从军中挑选了一大批各种人才,他们身具不凡的特长,又经过道长和专诸盟教官系统地传授刺探情报、搏击、暗杀等各种技能,一大批情报人员被派往各地,最远的已经到达蒙古草原,铁木真斡难河会盟的消息就是由潜入蒙古大草原的密探传回来的消息。

李烈对浮尘子道长的工作十分满意,向这位亦师亦友的老人深施一礼,“您老人家能放弃清修为我这些繁琐俗事,李烈深感愧疚……”

浮尘子将手一摆,“出家人亦要入世历练,你所做的一切老道都看在眼里,为了黎民百姓,为了国家民族,老道帮你都义不容辞!”

话音未落,有亲卫前来通报,“大人,知州大人求见!”

李烈连忙站起身来,一阵爽朗的大笑传来,张进北大步走进书房,“见过经略大人!哎呦,道长您老人家也在这里,还山这里有礼了!”

李烈笑道:“还山兄,不不,应该是大舅哥,别给我来虚的,看你如此高兴,快快道来,让我们也高兴高兴!”

张进北笑着对二人行礼,之后一屁股坐在椅子上,“我的安抚使大人啊,现在好消息接连不断,我这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啊!”

“噢?”李烈扬了扬眉头,“能让还山高兴的事可不多呀!快说来听听!”

张进北不禁眉飞色舞,掰着手指头说了起来,“第一,今年两淮风调雨顺,虽然处在战乱之年,却是得了个大丰收,百姓衣食无忧;第二,郭庆生知府那里传来消息,咱们的船厂已经建成,目前已经建造了十一艘大型海船,同时第三次远洋贸易的船队已返航,净获利近一百万两白银,同时你在金国带回来的金银财宝也已经统计完成,除了赏给有功将士外,还剩下大部分,这和银两,应该也在五百万两左右,咱们又发财了!第三,按照你的要求,陈彦东亲自带大批工匠到达太平州,在辛弃疾大人的协助下,真的在那个马鞍山发现了一座储量极大,纯度极高的大型铁矿。陈彦东派人传言说要在那里建设大型钢铁冶炼厂,让我派一万精兵去保护矿山安全,我合计着此事正可弥补咱们泗州铁矿不足的劣势,应该大力支持啊!据说陈彦东那小子都快乐疯了!哈哈哈!”

李烈微笑着听着,今年两淮丰收自是意外之喜,船队获利丰厚却在意料之中,他准备将海贸收益全部都投入船厂,到时将火炮在船上一安,那还不在海上所向无敌吗?现在只是魏炯在从事海洋贸易,一旦刘洵、云逸的商团加入进去,所获利润将会达到一个令人惊叹的天文数字,毕竟这个时代从事对外贸易实在是太挣钱了。再有,太平州发现大型铁矿更是在李烈意料之中,来自后世的他当然知道马鞍山铁矿到底有多么巨大,郭庆生或许刚刚只是发现冰山一角罢了。李烈之所以极力将辛弃疾推上太平州知州之位最大的目标便是对准了马鞍山铁矿。

他点了点头道:“还山兄,此事十分重要,太平州对咱们来说至关重要,我一力促成此事便是为了这个大铁矿,你让萧恒挑选两万精兵,以文睿为将,进驻马鞍山,吞下去的肥肉,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