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真做了回冤大头。
“哪能呢,我就是喜欢看别人买!”老韩说着拿起铜镜,将那个黑乎乎的小石头递给我。
离开老汉的摊位,老韩没再多逛,而是拉着我急匆匆的离开了文物市场。
直到回了办公室,老韩这才兴奋的开口道:“冯工,捡到好东西了!”
“什么好东西,一个破铜镜!”在我这等俗人眼里,镜子就是镜子,和文物没有多少关系。
“我说的不是镜子,是你拿着的那个青玉笔掭!”
经老韩这么一说,我才记起自己口袋里还装着一块石头。我将石头从口袋里掏出来,老韩接过后用毛巾轻轻的擦拭起来。
它的颜色越来越逼真,脱去了外面的一层石灰和水泥污迹,青玉笔掭的真实形状露了出来。
略懂书法的人都笔掭都不陌生,《考余事》将文房器具列举了四十多种,笔掭排在第八位,这物件大都由明清流传而来。当年文人大多钟情瓷器,这种青石笔掭不大入眼。可是随着朝代更迭,如今极少有人不喜青石。
“冯工,老韩的眼光刁钻的很,绝对不会走眼!”
老韩说着将擦干净的笔掭放到我面前,趴在桌边认真的观察了足有五六分钟。
“老韩,你这是不是就叫捡漏?”
“嘿嘿,老韩捡的就是漏。这笔掭就送冯工了,你有喜欢收藏文物的朋友,可以赠送给他们,算是份人情。这只铜镜,就让我带回去吧,工地上正好缺个镜子!”
我竟然有些糊涂,四百大洋买的护心镜被老韩拿走,赠品却留给了我,难道我被老韩忽悠了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