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易蓝看完这封长长的信笺,早已没有了哭的力气,甩下信,就往外跑,留宁和唐长瑜的喊声根本叫不住他,温海已经失踪很久了,没有人知道她到底去了哪里,或许只有林易蓝,在看了这封信以后,才会知晓。
赵楠所幸拦住了留宁和唐长瑜,让他们不要阻拦林易蓝了,他是现在唯一有可能知晓温海去向的人,温海现在生死难料,早一天找到她就多一点好消息,而且林易蓝不知道现在长安城温家和李家的风光,也算是一件好事,避免他一时被愤怒冲昏了头脑,做出什么不可挽回的事情来。
林易蓝一路狂奔,在街上不知道劫了谁的马,一路打马狂奔,他现在唯一的想法就是,快点找到温海,那个他们第一次一同出游的地方,林易蓝记得一清二楚,是泰山,他们悄悄地沿着皇上封禅走的路登顶泰山,经历了一番波折终于看到了日出,泰山路途遥远,温海这一次一定是做足了打算,下了十足的决心,这一切都让林易蓝隐隐担忧。
林易蓝一路专心的打马狂奔,他早已失去了思索的能力,他不愿再回忆,曾经被自己遗忘的那些与温海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其实这些都深深地埋在了林易蓝的心里,那一刻,温海的音容笑貌,只是他逼自己不要去想,每回忆一次,就多了一份伤痛。
从长安到泰山,林易蓝连跑了三天三夜,换了两匹马,最后到达泰山脚下的时候,林易蓝胯下的那匹马跪倒在了地上,再也站不起来,无法疾行千里了。
林易蓝面对着幽幽的深山,山峰高耸挺拔,一眼望不到顶端,山势延绵不绝,一座峰峦紧接着一座峰峦,要在这座大山里找一个人,简直比大海捞针还要困难。
林易蓝绝望地对着大山大喊:“温海!温海!”声音久久回荡在山谷之中,一声一声,过了很长时间都没有停息,只是得不到任何回应。
封禅,又叫做祭天,是天子登山泰山筑台祭天,李世民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时都会在泰山举行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声势十分浩大壮观,每一次都被各路的禁卫军围的水泄不通,这就更让人觉得神秘,很想看看。
那个时候林易蓝已经认识了温海,可是还是不太熟,一次林易蓝随行父亲去保卫封禅大典,那是吐蕃战争还没发生之前,林易蓝意气风发,巡回起来特别带劲,一直留意着各个角落里,一刻也不敢放松,于是就发现了在角落里鬼鬼祟祟的温海。
林易蓝即刻把她当作刺客控制了起来,温海见是自己熟悉的人额,不由得也松了一口气,立马摘掉了自己用来女扮男装,掩盖住自己的长发的帽子,林易蓝马上就认出了温海,看见她有些慌乱不知所措的样子,林易蓝笑了。
温海立马摆出了一副可怜楚楚的样子,摇着林易蓝的胳膊,撒娇道:“蓝哥哥,你人最好了,我真的很想上泰山啊,我想上泰山去看日出啊,蓝哥哥,你人最好了,你就带我去吧。”
林易蓝不禁无语:“上泰山山顶的路那么多,你随便选一条都能上山去看日出,干嘛在这鬼鬼祟祟的啊,幸亏你今天遇见的人是我啊,不然你这条小命就玩完了你知不知道,你以后千万不要这么不要命了啊。”
温海瘪了瘪嘴,不满地说道:“这我哪里不知道嘛,可我就是想走皇上走的那条路嘛,我就是想知道,这条路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嘛,到底有什么好玩的,值得你们这么多人守在这个地方。”
林易蓝不禁扶额,现在的大家闺秀怎么都这么狂放不羁了啊,想玩的东西这么多,这么大,还真算是和他不约而同了,林易蓝其实也想去看看,泰山的日出,他确实也没看过,于是和温海也算是一拍即合,两人决定悄悄跟在皇上上山的队伍之后。
林易蓝本来是和父亲一起负责这里的安保工作,所以自然是熟悉这里的一切人事布局,温海对林易蓝决定擅离职守陪她上山的事情一点也没有感到意外,因为林易蓝这贪玩的名声早就远扬在外了,虽然这里的守卫十分森严,林易蓝还是很轻松地带着温海绕开了所有守卫。
温海对这次同行的伙伴很是满意,一路走着,一路高兴地拍了拍林易蓝的肩膀说道:“蓝哥哥,你真是棒啊,以后我温海的好日子就指望你了啊。”
林易蓝看着身边兴奋的手舞足蹈的温海,他还真是没有想到,这个丞相府里被宠惯了的小姑娘,竟然和那些京城中的大家闺秀那么不一样,是个这么喜欢冒险,不喜欢平常生活的人。
可是他们似乎都低估了泰山的高度,泰山悬崖峭壁,十分陡峭,加上海拔颇高,土路泥泞,还要一边提防着有没有皇上的禁卫军出现,两人很快就累的没了心思打趣聊天,更没有追逐嬉戏的力气。
两人走到一半的时候,天已经彻底黑了下来,两人皆是筋疲力尽,两人在山下的时候走的一拍即合,十分着急,却没料到山上的温度正在渐渐降低,两人都没有厚实的衣服可以御寒,也没有水和吃食。
两人都瘫坐在地上走不动路了,林易蓝都打消了上山的念头,劝温海说还是等下一次,两人都准备好了再来,可温海却执意不肯,说这封禅大典是可遇不可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