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一品隋卿> 第14章 :如此相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章 :如此相见(1 / 2)

这一路可谓是颠簸辗转,沈琼根本无法判断自己的去向,反而有些头晕目眩。

三转两转之间,一阵悠长且刺耳的开门声让昏昏欲睡的沈琼浑然惊醒,他只觉自己被抬到了一处规模颇大的院落之中。一群甲士一路小跑地抬着两只麻袋绕过回廊,奔进了一间堂屋之中。

两名甲士解开了绑缚在两只布袋上的绳索后便引着同伴井然有序地合门退了出去。重见天日的沈琼被一路颠簸弄得有些眩晕,不由得重心不稳的栽倒在了地上,清醒了一阵之后,这才皱着眉头打量起了这个陌生的地方。

与李府的正堂相比,这里的空间至少大出了两倍,而在屋子北墙根一道锦花四折屏风之前,几道铺就朱红毯的台阶串联着一方半米高的矮台,矮台正中位置红毯的尽头规规整整地摆放着一张青玉盖面檀木几案,案上整齐地搁放着砚台墨宝,在这些物件旁边,还有几本佛经诗文。

主座案左右两侧各自放置了四张竹青小案,区别于主位,这些案面上空无一物,案后的矮台上统一置放着与蒲团相近的红灰相间的底垫。

“看这架势应该不是县衙,那这是哪儿?”沈琼不禁纳罕不已,脱离了口袋,回首看了看身边仍将半个身子隐匿在袋子里,正在四处窥看的史世良迟疑地问了一句,但得到的答案依旧是一副没睡醒的眼神儿。

就在沈琼丈二金刚一般摸不清头脑之际,只见墙角花屏之后转出两个人影来。为首的是个与自己身高相仿的少年,看起来不过十三四岁的年纪。让沈琼有些啧啧称奇的是,那一张似锦如玉的脸上丝毫寻不到一星半点孩童该有的稚气,恰恰相反,在那剑眉俊目之间竟隐隐闪现着一股成熟的英气。

玉带银冠,袍服秀丽,睥睨间不乏雍容之气,鼻梁微挺,薄唇皓齿,虽未成年弱冠,已然是个十足的美男胚子。

在他身后那位是个四五十岁的中年男子,只见这位不苟言笑,虎目长须的长者头顶高山冠,一身过膝绛纱衣,内中显露一席白色雍领单衫,腰束九环金带,正合当时盛行的“以腰保领”之说。

在长者的指引下,少年就青玉案边坐了下来,看着这二位一言不发,还摆出一副极其雷同的扑克脸,沈琼心中便越发的不安。

坐着等死不如开口问问,沈琼把心一横,端正了身子,摆出一副虔心向佛的架势,煞有介事地问道:“阿弥陀佛,贫僧不知所犯何罪,竟遭二位这般礼遇?”

一旁的史世良见此情形不禁哑然失笑,不露声色地低声告诫道:“您就别装了吧,咱们是客栈被抓过来的,哪有苦行僧住客栈的,就您这副模样在他们心里充其量是个酒肉和尚!”

沈琼闻言不经意地斜着头恶狠狠地瞪了史神棍一眼,仍然保持着那副“我是好和尚”的姿态,朱唇轻启地注视着眼前这两个人。

堂上少年看了看身边侍立的长者,在得到长者默许后,看着堂下的沈琼,问道:“昨夜本王府中幕僚在东阳门一处酒楼雅间墙壁上偶得名诗一篇,不知是否出自师父手笔?”

“完了完了,看来这次真是要玩完了!”沈琼那心情,简直堪比油锅里的鸡蛋,他万没想到,这个时代连监控探头都没有,对这位爷来说想找个人居然就这么简单。

“等等,我好像忽略了什么!”沈琼猛然想到少年的话语里带着“本王”二字。这位莫非是?想及至此,沈琼悬着的心不禁放了下来,自己窥窃李隆基那首诗想来应该没什么问题,否则和自己见面的也不会是这二位。

“隆基兄啊隆基兄,晚辈又要对不住你了!”心里拖了底,沈琼的内心便重新肆无忌惮起来,只见他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作揖回问道:“呃,那首诗并非贫僧所作,出自贫僧游方路上邂逅的一位才子,不过此人已经游历西域去了!”

那位王爷淡然笑道:“只是邂逅,便能记得真切,小师父也算是天资聪慧!”

沈琼尴尬一笑,好奇的问:“这个,王爷过誉了,恕小僧莽撞,不知王爷封号?”

听到这话,少年还未开口,身旁长者已然勃然大怒地斥责起来:“混账,好不开眼的和尚,这龙山城中还有几位王爷?”

“辅师不必动怒,这僧人与比本王大不了几岁,空门之人不拘礼节也是情有可原!”少年见状淡然一笑,挥手制止,随即回道,“本王坐镇并州,掌管河北道行台诸事,非蜀非吴,小师父认为该如何称呼?”

“我了个擦,一直都是在电视和小说里耳濡目染,没想现在居然看到活的了!”

当然,沈琼的心中倒没有多大欢喜,只不过是因为郫官野史中对这位未来皇帝的描述俨然已经让他在后世成了永不过气的明星,此时这位爷就在眼前,虽然小了那么一点儿,心情自然也是难免有些激动。

在史世良惊诧的目光注视下,沈琼竟然陡然站了起来,抖了抖那件皱巴巴的僧衣,躬身作揖道:“这个,贫僧有眼不识泰山,还望晋王殿下莫要见怪!”

被称呼为晋王的少年莞尔一笑,道:“无妨,本王从小便受父皇熏陶,虔心礼佛,今晨本是打算派人去请师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