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要走。自然就会带着所以的百姓离开了。王锡斧就是不想留一砖一瓦,一人一畜给建奴。王锡斧本来以为说服百姓需要很长的时间,没想到两个时辰后,吴千户就前来王锡斧的帅帐复命:“将军,除了极个别百姓之外,其他百姓都愿意搭船离开,不过他们请求大人给他们一点时间,两天之后,他们收拾完东西,就离开觉华岛。”
“本官给他们时间,那谁给我时间呢?吴千户,你去传令,本官只给一个时辰,他们只需要带好金银细软,每人去粮仓背一袋口粮,其他东西一律不准带。两个时辰内上船的百姓,每户发十两银子的安家费,两个时辰后没有上船的百姓,一两银子也没有,而且每户的家长要挨二十鞭。安家费到登州再发。”
说完,他又嘟嚷道:“奶奶的,老子打仗毛都没捞到一根。反而要破财……唉!算了。为了不让我大明百姓遭受建奴的杀戮抢掠。为了这些穷苦的百姓能够活下去。破财就破财吧!反正也不用老子掏钱。到时候找登州巡抚给我补回来。”王锡斧就是这么一个矛盾的人。一方面。他确实爱民如子,不忍觉华岛的百姓惨遭建奴的杀戮。一方面他又有些拥兵自重。只认毛文龙。而不认袁崇焕。有军阀思想。也为袁崇焕督师辽东后杀毛文龙埋下了祸根。
吴千户谄笑道:“将军爱民如子,百姓们一定会把您当作万家生佛,供您的长生牌位,天天上香。”
“呸!你这是咒老子早死是吧!我告诉你。谁他妈敢供我的长生牌位,我揍谁。对了,挖船的进度怎样?这可是关系岛上士兵的生死啊,不能放松。”
“将军,你就放心吧,我已经把士兵全都派上去了,日夜不停地挖,一定能把船给挖出来。”
王锡斧满意的点了点头道:“那就好。你先下去吧!”
“是。”吴千总汇报完情况又出去忙了。
不多时,士兵们分组登上了福船,开始工作。在十两银子的剌激下。百姓们撤离的速度很多,大部分是一个时辰内上船的,少部分是拖了快两个时辰内才上船的,快两个时辰内才上船的基本上都是被士兵押上船的。这些人结结实实地挨了二十鞭。当然,力度要比行军法的力度小多了,否则当场就得活活打死几人。
觉华岛的民政官做得确实不错,都是按村屯上船的,船上有保长、甲长、里长等基层官员。为王锡斧的撤离觉华岛后的管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其实觉华岛上的百姓没有人想走,但是不走不行啊!一来建奴人的凶残和泯灭人性的兽性让这些老实的百姓们闻之胆寒。二来王锡斧下令将所有百姓的住所都给拆除了砌冰墙。用来抵御建奴人的进攻。想不走都不行。速度慢了还会挨鞭子。无奈之下,百姓们只好凄凄惶惶地上了船。
就在皇太极率侦骑前来觉华岛的当天,觉华岛外的冰长城正式完工。这道城墙横亘在岛的前面,挡住了建奴前进的道路。墙不高,不到五尺,一丈多点。却非常厚,还修了箭垛。即使建奴骑兵冲到近前,这道冰墙也可以削弱他们的前进速度,以便争取时间,让士兵撤退上船。
看着这道坚固的冰墙,王锡斧有点自豪,也有点好笑,因为他们砌这道冰墙不是用来和建奴打战的,而是用来撤兵的,甚至和建奴连一个照面都不会打。想想努尔哈赤费尽千辛万苦,打破围墙,只能看到熊熊燃烧的兵营和空无一人的小岛,他会不会气得爆血管呢?王锡斧有一点小小的期待。
王锡斧之所以不愿与建奴交战。一心想撤退保存实力。归根到底是潜意思里对努尔哈赤怀有深深的恐惧。其实也不能怪他胆怯,自从萨尔浒一役以来,努尔哈赤百战百胜,从建州起兵后,几年的光景便席卷了整个辽东。而建奴的战斗力更是惊人。大明的数十万大军居然被建奴的几万军队的打得丢盔卸甲,一溃千里。王锡斧受到建奴不可战胜的心理暗示,怎么有信心打败努尔哈赤呢?
当然王锡斧也没有想夹着尾巴逃跑。他计划登上福船后。在觉华岛海域游弋,等建奴登岛后利用海船上的火炮远程攻击力,打击建奴的军队。反正建奴没有水军,那就尽情地利用大明的科技优势欺负建奴,就算打不死他们,也要气死他们,最好能把努尔哈赤气个半身不遂。
觉华岛正在厉兵秣马,而建奴那边也没有休息。
“启禀父汗!儿臣已查清楚。觉华岛的明军没有撤退。我们抓到了一个觉华岛的明军斥候。打探到觉华岛上的明军不足万人。岛上有存粮二十五万担。足够我大军三个月的消耗。”皇太极单膝跪地向努尔哈赤汇报这打探来的消息。
“好!老八。这次你立了大功。等打下宁远城以后。本汗定重重有赏!”努尔哈赤这么多天来总算听到了一个好消息。“老八。你可对明军的斥候审问清楚了?为什么觉华岛的明军没有撤退?高蛮子不是下令辽东所有的明军全部撤退到三海关实行坚壁清野吗?”
皇太极回答道:“回父汗的话。据明军斥候说。他们没有接到过这样的命令。儿臣想来应该是袁崇焕违抗军令。故意隐瞒了这个消息。在说今年辽东特别冷。连大海都结冰了。想来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