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大明国姓爷> 第38章 :兄弟秘议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8章 :兄弟秘议(1 / 2)

李国柱虽然开口大明朝,闭口大明朝的。可他对明末的几位皇帝都是直呼其名。毫无尊敬之意。可以说是犯了大不敬之罪。其实不光是他。郑芝龙兄弟又何尝不是一样直呼皇帝名讳的。这世上。没人想做反贼。与朝廷作对。要怪。也只能怪明末的这几位皇帝实在太荒唐了。

万历皇帝可以三十年不上朝。大臣们也不见。就那么干脆利索的把国事丢下毫不理会的在后宫荒唐去了。要不是大明朝组建了内阁制度。由内阁大臣们在处理国事。大明朝早就亡了。明光宗朱常洛。明神宗朱翊钧的长子,明朝第十四位皇帝。年号泰昌,在位仅一个月便驾崩,时年39岁,史称“一月天子”。朱常洛是明代传奇色彩最浓的一位皇帝,明宫三大疑案都与他有关,万历皇帝并不喜爱这位太子,他的位置曾一度岌岌可危,苦熬了三十九年之后,他终于得到了梦寐以求的皇帝宝座,但是就在他即位的第三十天清晨,这位刚要展翅高飞的皇帝就莫名其妙地去世了。庙号光宗,谥号崇天契道英睿恭纯宪文景武渊仁懿孝贞皇帝。

明熹宗朱由校。崇祯皇帝朱由检的哥哥。年号天启,故又称天启帝。明光宗朱常洛长子。这位皇帝也是明朝历史上最奇葩的皇帝之一。处理国事一塌糊涂。但是做木匠活却是大师级别的。到后来他干脆难得听大臣们的啰嗦。直接将批阅奏章的权利交给了明朝第一太监权臣魏忠贤。魏忠贤更是自封九千九百九十九岁。寓为万岁之下第一人。臣下皆称其为“九千岁”!

就这些作为的皇帝。如何让臣民们对其尊敬?

“那也不至于会。。”驾崩两个字郑芝龙没有说出来。但意思表达的很清楚了。李国柱道:“听说是尚书霍维华进献一种“仙药”,名叫灵露饮,说服后能立竿见影,健身长寿。天启帝依言饮用,果然清甜可口,便日日服用。饮用几个月后,竟得了臌胀病,逐渐浑身水肿,现如今已经卧床不起。神志不清了。要不了多久就会。。”

“大哥。国柱老弟。就算那劳什子天启皇帝驾崩了。那又与我们何干啊?我们做我们的海上生意。管他谁做皇帝呢?”郑芝虎心直口快的说了出来。李国柱好笑的摇了摇头。郑芝龙气不打一处来的说道:“二弟。大哥平时让你多读点书。你总说说能认识自己的名字就足够了。你啊?就是看的不够长远。大哥知道。也许在你的眼里。我们郑家的战船足够强大。连朝廷水师都屡败与我们手中。谁做皇帝对我们来说都是一样的。可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们兄弟打拼多年,才称霸福建、台湾一带的沿海。而台湾还有一半在荷兰人的手中。我们的战船为什么不能开进西洋。这些你都想过吗?”

“因为我们的火炮不如荷兰人的犀利。如果荷兰人驻城而守的话。就算我们把荷兰人赶出了台湾。我们也会因为伤亡太大而得不偿失。西班牙人。英吉利人都盯着我大明朝海贸这块大肥肉。如果我们一不留神。就会被那些西洋鬼吃的连渣滓都不会剩下。”

郑芝龙点了点头道:“你说对了一部分。还有一部分是你没有想到的。那就是我们缺少地盘。缺少人口。缺少物资。名不正则言不顺。在没有接受朝廷诏安之前。我们的身上是摆脱不了海盗这两个字的。何人愿意从盗从匪?除非那些实在活不下去的人。否则是没有人认可我们的。”

李国柱接着说道:“大哥说的不错。我们必须要接受朝廷的招安。名不正则言不顺。等有了官家这个招牌。只要我们的财力和物力跟得上。我们就能真正的雄霸一方。我们现在的火炮不如洋人的犀利。可我大明朝能工巧匠无数。还怕造不出更好的火炮吗?有了更好的火炮。我们还能早更大的海船。真正行驶在大海之上的无敌战船。我们有了地盘。就能将这一切都发展起来。兵员。铁矿。木材等等一切。”

“可是我们已经拒绝了一次朝廷的招安了。朝廷还会再次招安我们吗?”郑芝虎问道。“一定会的。”郑芝龙肯定的说道:“新帝登基,除了大赦天下以外。他首先要做的就是稳定民心。可是如何做才能真正的稳定民心,让百姓称赞新帝是个好皇帝呢?目标只有两处。”

郑芝虎眼睛一亮。“大哥。你是说辽东和海患!”郑芝龙微笑着点头道:“正是。现如今大明朝边患日益严重。在辽东。后金盘踞盛京。对我山海关内的大明江山虎视眈眈。随时都会扑上来狠咬一口。而辽东又是一个是非之地。杨稿。熊廷弼。孙承宗。哪一个有好下场了?督抚辽东可是一个要人命的活。谁摊上谁倒霉。唯一有点成绩的也就只有一个袁崇焕了。可他。不好说啊。。!”

“怎么了?”郑芝虎不解的问道。“是这样的。”李国柱说道:“这个袁崇焕是个文人出身。要说道打战嘛。也有些本事。可他不会做官,更不会做人。袁崇焕虽然取得了辽东大捷。可他与满桂不和。与毛文龙关系更糟。这些可都是手握兵权的大将啊。在朝中。他不但得罪了东林党。更是得罪的阉党。闹的两头不是人。这不,出了点问题。立马就被拿下了。东林党人看热闹。阉党之人欢颜笑。没有一个人为袁崇焕说句公道话。”

郑芝龙道:“袁崇焕之所以没死,那是因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