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时代,中华帝国出口的钨矿和猪鬃要占到全世界95%以上的份额。
而早在1917年的时候,北洋系就无师自通地掌握了垄断的奥义——在北洋舰队那极具说服力的从130毫米到305毫米的各种粗又硬的“说服”下,北洋系成功“说服”了帝国内所有有资格参与此类贸易活动的势力签订了《战略管制物资对外出口协定》,拿到了包括且不限于钨矿和猪鬃在内的各类基本只有中华帝国出产的紧俏物资的对外出口权。
至于说这个“对外出口权”是怎么回事,摊手,简单的来说就是所有北洋系认定的管制物资都只有北洋系才有资格对外出口,其他做这方面生意的只能把东西用一个勉强能糊口的价格卖给北洋系,北洋系再高价卖给歪果仁们……由于中华帝国其他派系的海军全加起来也完全不是北洋舰队的对手的关系,不同意?行啊,以后请和一切海洋贸易说再见吧。
当然了,试图绕过北洋系的贸易霸权的人自然也是存在并且非常之多的,而且他们一度成功了——几家做猪鬃生意的大商号联合起来并走通了当时的西南总督陆荣廷的路子,把猪鬃通过陆路卖到安南那边,以此绕过了北洋系建立在海军优势上的贸易霸权。
不过,这种行为很快就被北洋系注意到了,怒不可遏的北洋系三代目段执政很快就给了自认为自己的地盘和北洋系离地很远,北洋系肯定拿自己没办法的陆荣廷当头一棒。段执政直接扶持了一个老陆手下的姓唐的将领造了老陆的反,西南总督就此换人。
不过大概是利令智昏吧,姓唐的很快也打起了猪鬃出口的主意,于是没几年的功夫西南总督再次换人……从1920年到1925年,五年的时间里西南总督就换了四任,一直到现在的西南总督龙芸上台之后,这位绝大多数时候都没有什么存在感的路人神姬主动联系上了北洋方面,在一番利益交换之后设法和段执政达成了妥协,北洋系以援建一个能生产轻重机枪和迫击炮的兵工厂的代价,换取龙芸不碰北洋系的蛋糕的承诺。
恩,顺带一提,大概是西南总督的光荣传统吧,兵工厂Get√之后龙芸立刻往西边部署军队欺负吐蕃都护府的喇嘛们去了,一边搞改土归流一边猛刮地皮,刮来的钱大部分都用来向北洋买更多更好的军火,全吐蕃都护府三分之一的活佛都让这位给“被转世”了。要不是高原反应实在太要命,这一位说不定就直接解锁新成就“拉萨之虎”了。
总之,北洋系垄断了所有重要物资的对外出口,但是如果有人因此认为北洋系也是出口型经济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事实上,目前的北洋系的财政收入里各类税收才是大头,其次是出口给中华帝国其他地区的各类轻工业产品——洋火、洋灰、洋火柴,总之各种带个洋字的东西在很早以前的时候就被北洋造给硬生生地挤出了中华帝国的市场。
出口管制物资给歪果仁的生意虽然收入颇丰(毕竟是垄断),但是在北洋系的财政收入里只占很小的比例。北洋系趁着一战的机会收复了大员,牛牛事后却没有和北洋彻底撕破脸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钨矿和猪鬃,毕竟这年头可没有贫铀弹,穿甲弹的制造离不开钨,没有钨的话皇家海军大概……不,是肯定只能靠榴弹去维护日不落帝国的全球霸权了。
“有种别用穿甲弹啊!”——by段执政。
综上所述,由于有庞大的内需以及中华帝国这个五亿人的巨大市场的关系,对外的出口贸易对于北洋系来说其实是可有可无的,但是国际上却离不开北洋系出口的钨矿和猪鬃。
而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是,这边北洋系刚对外通报了某艘米国货轮携带军火(故意漏掉了某些内容)试图闯入演习海域的事情并宣布暂停向米国的一切管制物资出口,几个小时之后夏莉就上门拜访了,一番寒暄之后就开门见山地提出想要吃下那些钨矿和猪鬃。
虽然现在世界上暂时没有大仗在打,但是钨矿和猪鬃这种战略物资谁都不会嫌多,更何况高卢鸡一直害怕隔壁的汉斯喵再次打过来,夏莉知道只要她能说服北洋系把那些空出来的出口份额卖给共和国,哪怕价格贵一点也是大功一件,因为钨矿实在是太重要了,重要到至少目前任何一个稍微像样点的工业国都完全无法离开它的地步。
毕竟,这年头的车床刀头清一色的硬化钨。
法国人在一番宾主尽欢的愉快交谈中得到了想要的东西,而且还是以市场价拿到的。虽然刚一出门就碰上被己方给NTR了(?)的米国人,不过作为一个优秀的政治家,夏莉并未因此而产生什么尴尬之类的情绪,只是很自然地坐上车回领事馆去了——她和袁明妃的交谈严格的来说只是确定了一个意向,具体的合同还需要派专人进行签订。
而在袁明妃忙着和刚从洛阳赶过来的司徒老头扯皮的时候,袁雪妃正在围观一位传说中可以顶五个鹰酱师的男人……顺便参观改进版V-2导弹的第二次发射试验。
“事实上,我现在在弹道导弹领域的主要工作并不是琢磨三德子的黑科技,”在军装外面披着一件白大褂,左手拿着一个马克杯的萧逸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