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星海的距离> 第160章 胖次,喔哦!(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0章 胖次,喔哦!(下)(1 / 2)

1935年11月18日,被围困的苏军强硬地回绝了防卫军此前发出的最后通牒。

此时,安西集团军群的参谋们估计包围圈里大概还有18万~22万的苏军士兵,剩下的不是已经饿死、冻死或病死,就是偷偷摸摸地带着武器向防卫军投降了。而构成了整个包围圈的防卫军部队看上去也不多,目前正直接参与这场战役的总兵力大概是30万左右。

光看兵力对比的话,防卫军实际上并没有多少优势。如果算上已经彻底烟消云散,不复存在的天威军的话,实际上防卫军投入此战的总兵力其实只有敌人的一半左右,但是双方的实际战斗力却刚好倒过来,30万大军就能在空军的配合下困死25万苏联人。

而当25万苏联人在包围圈里苦苦坚持的时候,钢铁姬也一直试图拯救她的军队,只是她的努力毫无效果——中华帝国的西部有初步成形的铁路和公路网络,而且战前在三线位置还囤积了大量的备用武器、弹药、零备件、药品、食物、被服以及其他各类物资,但就算是这样,防卫军也仅仅只是在安西战场上刻意地维持着大约35万人的作战部队规模。

而且,这35万人里还有3万是负责清剿安西当地的升天教势力的武警部队,他们在执行这一类清剿任务时的消耗要比野战部队低很多。但就算是这样,防卫军后勤部门依然需要满负荷地运转,才能基本保证前线部队的后勤保障,甚至于运力紧张到连给战姬们带点红茶的余裕都没有的地步!防卫军的后勤尚且如此紧张,苏联人就更别提了。

向来不爱修路的毛熊们,在中亚这一带的交通设施建设水平甚至连欧洲中世纪的水准都没有。赫鲁晓娃能够发起几十万人规模的攻势,那是因为她之前整整囤了两年的补给!现在这种情况下,部队派少了是送人头,派多了后勤分分钟爆炸,没补给你组织个锤子的“强有力的进攻(钢铁姬语)”!更不要说,此时苏联人西边的邻居波兰人也是蠢蠢欲动。

几年前波兰人就曾经异想天开地同时对德国人和苏联人提出了领土要求,虽然这事实际上除了波兰人自己之外谁都没真当回事,不过苏军在防卫军面前的拙劣表现,似乎让波兰人产生了非常严重的误判……在(充满脑补地)仔细衡量了各方面的局势,并接收了一大批的英国人和法国人提供的物资之后,波兰人明显有了真的和苏联人开片的想法。

这种想法体现在宏观层面上,就是波军的侦察机开始频繁越境,甚至是直接闯入苏军的军事禁区实施侦察,而且波军开始把大量的部队、武器弹药、被服补给往东部集中,很显然波兰人准备趁着三位苏联神姬全都失去了自己的专用机的机会,抢在苏联人造出新的专用机以前给毛熊们来个狠的——如果能够趁此良机杀掉万恶的钢铁姬的话,那就完美了。

还没有完全从打击中恢复过来的瓦莲娜和赫鲁晓娃,不得不前往西部警戒波兰人,现在钢铁姬只能自己一个人面对恶劣到无以复加的局势,以及整整6位神姬的压力。

总之,钢铁姬发现自己实际上除了继续严令苏军不得投降以外几乎什么都做不了。而那些她一手提拔上来的政委也没有辜负她的期待,所有建议投降者全都被当场处决,士兵和基层军官们不得不继续在没有食物、没有燃料、没有弹药也没有希望的绝境中坚持。

在漫天飞舞的雪花的气氛衬托下,30万防卫军发起了对苏联人的总攻。

11月的中亚地区已经非常寒冷了,而在进攻的这一天,战场的天空中更是下着不大也不小的雪。不过,原本静谧的气氛此时却被高强度的大规模炮击所打破,所有的团级和团级以上级别的火炮全都被统一组织了起来,向着包围圈内的各种目标猛烈开火。

105毫米榴弹炮、155毫米加榴炮、120毫米迫击炮、240毫米迫击炮、十二管107毫米火箭炮和四十管122毫米火箭炮,再加上8门费了不少劲才送到前线的280毫米巨炮,所有口径、所有类型的100毫米以上火炮都在对着苏联人倾泄着仿佛天空倾覆一般的火力。

成吨成吨的爆炸物以最快的速度被倾泄到那些不幸的目标头上,带起一阵阵炽烈狂暴的爆风。卡车和弹药车成群结队,来回疾驰着把一车接一车的炮弹送到火炮阵地上,而炮兵们则喊着号子,以十二分的热情把炮弹送进炮闩然后打出去。

整整两个小时的高强度炮击之后,以机械化部队为攻击箭头,30万防卫军对包围圈里的苏军发起了进攻,而被部署到整个安西集团军群的主进攻轴线上的遥击营更是一马当先越过了双方此前的实际控制线,在漫天飞舞的雪花的映衬下冲上了苏联人的一线阵地。

依托一座当地人的村庄修建的阵地,在一阵微弱的抵抗之后宣告易手。早就饿地连自杀的力气都没有了的苏联人,在挥舞着手枪的政委被一发100毫米榴弹炸成了一堆零件之后几乎是立刻就投降了。随后,临时加强给遥击营的机械化步兵们从步兵战车上跳下来,把投降的苏联人集中起来并收缴了武器,接着给每个俘虏都分了一包真空包装的浓缩粥。

“他们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