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三国之大李帝国> 第32章 战前挂帅(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2章 战前挂帅(下)(1 / 2)

廖化闻言便将自己了解到的情况详细向李陵述说了起来:“公子,那无极县就在前方大概三十多里地了!不过我们的斥候在前方二十多里外,发现一个大型坞堡。兄弟们又环绕周边一圈,却是打探到,围绕着无极县城一共有一大二中三小六个坞堡,想必是县中各大豪强所筑。根据这些坞堡的大小规模,最大的坞堡大概能容纳下一千五百人左右,最小的也能容纳大概六到八百人。坞堡里的战斗力约莫能占到总人数的三到五成的样子。其中那一个最大的坞堡还是靠山临水而建的,易守难攻啊…而我们又没有攻城器械…虽说滹沱河还算宽阔,可我们也没有战船可以从水上进攻啊……“

李陵边走边听着,先是听到离无极县不远了,不由一阵欢喜,终于快到达目的地了,一个多月的行军劳顿也快熬到头了,换成现代有那么多交通工具,哪会有这么折腾啊。

接着一听到那些个无极县豪强竟然还建了一群坞堡,看样子还有不少武装力量,不由得又是一阵头疼,又是一块块难啃的骨头啊。

说起这坞堡,又称坞壁,是汉代一种民间防卫性建筑,大约形成王莽天凤年间,当时北方闹大饥荒,社会动荡不安。富豪之家为求自保,纷纷构筑坞堡营壁,抵御流寇,后发展为地方私人武装。东汉建立后,汉光武帝曾下令摧毁坞堡,但仍不能杜绝这类私人武装建筑。

东汉末年,****频发,中华大地四处烽火,各地豪强纷纷聚族而居,这坞堡更加是一发不可收拾。这种既有地主豪强的庄园经济特征,又有流民聚合自保的地方基层组织形式,类似于欧美之庄园主,都各自有自己的城堡和卫队一样。只是李陵奇怪为什么在后世里几乎很少提起?是当权者怕后世百姓豪强读了以后会争相效仿影响其统治力?

再后来,坞堡开始泛指那些由大奴隶主和大封建主修建的营寨、城堡。在这些营寨、城堡中驻扎着大量的大奴隶主、大封建主的私人武装。所以在军事史上称一切性质的私人武装为坞堡兵,像西欧隶属于私人武装的骑士、日本幕府时代的武士,都在此范畴之内。

由于此类建筑之外观颇似城堡,故称为坞堡,四周常环以深沟高墻,内部房屋毗联,四隅与中央另建塔台高楼,即望楼,有哨兵可以在此警戒瞭望。一遇到军情便可迅速预警,让坞堡内的武装力量迅速做好应战准备。如果那些无极县豪强真的修筑了那么多坞堡,这进攻起来却是有些麻烦了。

李陵不由得皱了皱眉头,一言不发的跟随着廖化身后往大帐走去。片刻后,李陵一进大帐,发现诸将都已经到齐了,分坐两侧,正中的主位却是空在那儿,只见贾诩跪坐在主位左手下方,见李陵进帐,带领诸将一同起身道了一声:”公子!”,便向李陵示意来主位坐下。

李陵向贾诩微微一施礼,也不推辞,往正中一坐,只不过他不喜欢汉代人的跪坐方式,而是盘腿一坐,这奇特的坐姿让贾诩只是溺爱的看了李陵一眼,接着哭笑不得的摇了摇头便作罢了。虽然李陵已经具备了一些领袖气质,但毕竟他还是个半大孩子嘛。

之前去探查的几个斥候将各自查探的结果自然早已跟贾诩做了一次汇报,此时贾诩将其汇总之后,又加上自己的一些看法跟李陵说了一遍。李陵这才从贾诩口中了解到,目前我们已行军至无极县的东面,无极县是中山国境内的一个农业大县,处于滹沱河的下游,滹沱河在该县南部。无极县境内地势平坦,西高东低,呈缓坡倾斜,绵亘数十里,膏壤沃野,适合农耕。

无极县内豪强林立,大大小小的势力十余个,能上的了台面的,除去已经被瓜分完毕的甄家之外,还有崔家、高家、田家、王家、许家和郭家。其中许家便是之前在争夺甄家产业中闹的最欢腾,下手最狠毒的一家了。这无极许家一脉的根基,基本都在这无极县,自然就最眼红富裕的甄家,吞并甄家产业也是最多的,目前已经隐隐是无极县众豪强之首。那个依山畔水而建的最大的坞堡,便是许家的大本营了。

许家坞堡西面靠山,说是山,不过也只是一座高不到百米的小土山罢了。南面直面滹沱河,坞堡南墙距离河边不过三五步距离。根据斥候乔装打扮在佃农口中获得的消息显示,坞堡中约莫驻扎了许家族人门客、家丁护院以及一些佃户大约一千六百余口,其中常备战力便有五百余名青壮年组成的家族护卫队,若是遇到战时紧急动员,大概能再凑出个两三百人,这样也就是说,许家坞堡里,最少也有七八百人左右的战力。乖乖,一个许家便与李陵现在手里的全部家当几乎是不相上下了,人家那还有五个刺头家族呢,这一合计最少得三千左右的战力了。虽说战斗力也许不在一个档次,可若是他们只守不出的话,要啃下外面那层龟壳吃到里面的肉,估计自己也得被这硬壳王八咬上一口。

李陵现在手头上的战力才一千人左右,自然精贵的很,不愿意去做那攻城的炮灰白白消耗了。对具体情况有些了解以后,李陵的眉头皱得更深了,都拧到一块去了。

见李陵似乎是用心在思考对策,贾诩也是笑而不语,一干将领们见二位正主都不吭声,自然个个都是一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