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狗腿子的崛起> 第5章 厨房故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章 厨房故事(1 / 2)

三天的日子,对于朱悟能来说,其实只要一天就够了,对于这一次的交易书画活动,他想到了四个字,“饥饿营销”。

就在第一天的时候,朱悟能将巧儿叫过来,在王府的外院里边,布置了一个交易场所,名曰“丹青阁”,顾名思义,凡是字画之类的,都可以在丹青阁里面进行交易。

就为了这个丹青阁布置,朱悟能是力排众议,就连大管家的建议他都否决了。

整个丹青阁的布置,是按照弧形圈道进行安排的,为了展示丹青模样的全方位形象。

而在弧形的中心地带,朱悟能安置了一台拉坯机,俗称转盘。交易时,是将字画搁在转盘上,让转盘缓慢转动,让购买者可以看这个真切。

后来,又让铜匠只做了一个六尺长,三尺宽的磨光铜板,在铜板的前面,朱悟能布置了六个烛台。

一旦光线不足的时候,启动烛台,铜板会将烛光反射到字画上。

本来这些事情,确实一天就可以完成,可是,明朝的房屋门窗构造都是高门深窗子的那种格式。光线不足,因此,朱悟能明天就要集齐好几个泥水匠,木工,加班加点,对窗户和门进行改造。

不过今天的事情就着那个完结了,明天对于朱悟能来说,那也只是个明天。

傍晚,吃饭的时候,他没有去仆役家丁们吃饭的饭堂,因为自己现在是管家了,那也是有灶的。

以管家的身份,朱悟能从灶房那里要了点食材,包括面粉,青菜,蘑菇,芥末,荠荠菜,豆腐,红油,还要了一点肉和调料,不过,肉都是瘦肉,肥肉被朱悟能剔除掉了。

就他剔除猪肉的这举动,反而被里面的几个伙夫嘲笑,朱悟能对此没有说啥,因为他不明白,带有二十一世纪灵魂的人,特别是华夏人,没有几个喜欢吃肥肉的。

朱悟能要自己来做饭,在十七世纪的大明天空下,展示二十一世纪的厨艺,不展示多么高的厨艺,就是做一碗地道的刀削面。

在明代,面食是有,不过,他们将面食称为汤饼,做饭就是将面做成很薄的饼子,然后在开水或者汤汁里面过一下,盛在碗里,就好了。

现在,朱悟能的做饭不一样,他要用刀工展示一种面食的精粹。要达到面叶中厚边薄。棱锋分明,形似柳叶;入口外滑内筋,软而不粘,越嚼越香,在加上瘦肉,荠荠菜,芥末调成的汤,可惜没有鸡精和味精。

一顿饭直接花了朱悟能半个多时辰,主要是因为“醒面”,面团揉好,柔光以后,就必须置入进比较密闭的空间里,让它舒缓一阵,这样,面就比较有嚼劲。这个舒缓的过程就是“醒面”的过程。

肉汁的汤料在锅里面不断地翻腾,腾腾地香气从厨房里扩散开来。

正打算后后花园去看荷叶的刘紫莲和巧儿,闻到这诱人的香味后,顺着香气就来到了朱悟能的厨房。

对于男子就有“君子远离庖厨”的两女来说,这事情让他们大开眼界。刘紫莲也觉得这八总管很有意思。

“一个大老爷们怎么就做出这么香气浓溢的汤饼,而且颜色红红的上面,几片青菜叶,顿时让人觉得卖相十足,胃口大开。”

朱悟能看见自己的女神来了,觉得正是自己表现的时候到了,他平复了一下心跳加速后,装逼般地用浑厚的男中音说道,“娘娘,巧儿,尝尝一个男人的手艺吧,这面食,也就是汤饼,在大明朝可是独一份啊,我给你们两位美人舀上一碗,你们如果吃的不过瘾,我悟能以后就改名字!”

古人对于自己的姓名,还有发肤,是非常重视的,一听到朱悟能连改名字的话都说出来,两女就更加好奇了。

这不,朱悟能将两碗饭端给她们后,初一尝,芥末的辣味的确让人不习惯。

不过,正是这辣味,将荠荠菜的清香,蘑菇的嫩滑,豆腐的外焦里嫩,展现的是淋漓尽致。

初夏,天气微热的汉中,吃点辣辣的面条,然后再出点汗,那滋味,保证了每一个味蕾刺激,再加上芥末红油的热量开胃,这样,从嘴里倒肚子里,很过瘾的。

两女吃的不亦乐乎,吃完后,刘紫莲心里暗骂道,“真他娘的爽啊”!

这顿饭,其实是朱悟能借鉴了二十一世纪女人的一些吃饭习惯,因为每天晚上,女的就喜欢吃麻辣粉啊,麻辣烫啊之类的。那里面的辣椒,简直就是惊心动魄,一碗麻辣烫,给你来半碗辣椒,女人们嘴里一边吸冷气,一边吃,而且吃完后大呼过瘾。还有啊,有人说,“要想抓住男人的心,就必须抓住男人的胃”,反之亦然。

朱悟能没有想用一次两次的饭菜让刘紫莲对他有感觉,从而对他以身相许。因为,要将刘紫莲娶到自己身边,对他来说,路还很长,就是巧儿,也很艰难。

巧儿作为刘紫莲的陪嫁丫鬟,到了男方家里,一般都是作为通房丫头的。这意思就是巧儿其实就是瑞王爷的一口菜,只不过这瑞王爷朱常浩现在要修佛,不近女色,她幸免于难而已。

晚饭吃完了,那就是刷锅洗碗,可是,今天两女竟然没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