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留步!“
黄寻子并没有留步,大步流星继续往前走,蒙武目视左右,左右立即追上去,不由分说将儒生拽回来。
儒生阴沉着脸,脑袋扬的很高,沉默不语。
“要杀变杀,李斯大人知道也不会责怪将军你的。“
蒙武脸色不变,态度却已经缓和了许多。
“先生在咸阳担任何职?蒙武眼拙,竟然不认识先生。“
“蒙将军真是滑稽,在下一介布衣,并无官职,“
“一介布衣??????,既然是李斯大人派你来,必有证据吧。“
蒙武不知这个叫黄寻子的底细,说话拿捏的很有分寸,
“这是李斯大人的亲笔书信,蒙将军可以看看。“
黄寻子不慌不忙从衣袖中掏出一包帛书,左右接过来呈递给蒙武,蒙武打开帛书,脸色顿时一变。
帛书上赫然写着:淮南名士四个大字。
“这确实是廷尉大人字迹,多有得罪!“
蒙武慌忙下席,上前几步,亲手扶起黄寻子。
“多有得罪。“
虽然不认识什么淮南名士黄寻子,不过看此人处变不惊的架势,还是颇有些来头的。
“先生有何良策教我?”
蒙武向来对儒生抱有敌意,在咸阳担任羽林卫时,蒙武在溧阳宫附近经常能遇到这些游手好闲的儒生,咸阳儒学薄弱,这些人显得格外扎眼,事实上,受法家思想影响,在秦军高级将领中,排斥儒家的思想十分盛行,
然而李斯的面子是必须要给的,何况廷尉大人现在有意拉拢自己,蒙家军眼下形势不容乐观,在越地受阻多日,没有任何进展,搁在从前,秦王早就将蒙武王翦撤换问罪了,眼下战事紧张,北边和齐国即将开战,秦王暂时无暇顾及这边。
蒙家军面临从未有过的危机,摆在蒙武面前的几乎是个无解难题,再这样下去,蒙武早晚会和李信一样,被收回军权,从此黯淡无光。
听见黄寻子说有立功两字,蒙武顿时兴趣盎然。
“立功良机?先生何出此言?”
蒙武压低声音,尽量不想让自己表现的过于急切,让对方发现。
好在黄寻子没有乘人之危,开门见山道。
“实不相瞒,在下有一计,可让大军尽快平定越地,”
黄寻子昂首挺胸,一副胸有成足模样。
“先生有何良策,赶紧说来。”
蒙武两眼放光,好像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
黄寻子刚要张口,停顿了下,目视众人。
蒙武立即说道:“大帐之内,都是我的心腹,先生但说无妨。”
“祭祀蛟神!”
“先生刚才说什么?”
蒙武一时没反应过来,法家与墨家都说儒家淫祀,今日观之,果然不假。
“祭祀蛟龙,为大军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