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浩浩荡荡的长江上游北岸,有一座县城,名唤酆都城,城东有一山,郁郁苍苍,唤作平都山,此山长年笼罩着浓得化不开的迷雾,寻常人那里看得清楚,云山雾罩。
天晴雾气散去之时,能隐隐约约,看清此山形貌,只见山中林木幽胜,风景如画,古墓掩蔽的翠林绿丛中,石径曲回,庙宇重叠,掩隐在山间树林之中。
当地人说起此山,颇为奇异,有那好事之人于此寻幽探险,常常原地打转,不得其门而入,仿佛鬼打墙一般;
而偶有误打误撞而进入此山的人,回转之后压根不知道此山的情形,甚至不认为自己进入过此山。
更有甚者,进入过此山之人,回来便胡言乱语,说些什么凶神恶鬼,山魈夜魅这类,过不了几天就一病不起,药石无救,最终一命呜呼。
此山如此诡异,久而久之,当地的居民闻之如同蛇蝎,再无一人敢入此山。
张世凡站在平都山山脚下,看着面前被枯黄杂草掩盖的一块石碑:
“下笑世上士,沉魂北丰都---太白”!
没想到号称诗剑双绝的李太白还游历过此山。
张世凡举步上山,一路行来,见山中雾气越来越浓,才行得两三里地,前头已经没有路。
只见前方乱石嶙峋,荆棘密布,矗立一块一人多高的大石,上书:回头是路。
张世凡也不奇怪,知道此山被护山大阵笼罩,时刻运转,不识究竟的人,如何能入,只是此阵还拦不住张世凡。
张世凡正准备出手破阵,忽有所感,只见西南方向一道惊天黑气,滚滚朝着此山而来,速度极快,状若奔命。
而这团黑气后面只见一道赤红霞光,拉着一条长长的白线,紧追着黑气不放,而那团黑气仿佛极怕那道剑光,不敢抵挡。
黑气只是朝平都山逃命而来,眼看就到了平都山顶,黑气的速度陡然间加快,向平都山顶投去。
而平都山的雾气一阵翻腾,一道浓如墨汁的黑气冲出,化作一道拱桥,卷住那团黑气,一下没入此山中,消失不见。
雾气依旧弥漫着山顶,那道赤红的霞光一下失去了目标,在半空中停住。
张世凡看得分明,那道赤红的霞光原来是一口飞剑,剑身殷红,带有一股赤霞罡气。
剑上立有一人,舌绽春雷,大吼一声:
“幽冥教,交出妖人王方平,否则叫你等教破人亡。”
宛如凭空打了个霹雳,声音如天雷滚滚,激荡得笼罩着山顶的雾气一阵翻滚绞腾。
山中忽然传来一阵“格格”的怪笑,一个公鸭嗓子的声音阴恻恻的飘了出来。
“那里来的无知狂徒,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敢在幽冥教叫嚣,速速退去,否则让你尝尝上刀山下油锅的滋味。”
天上那人听了,朗声一笑:“早知你们蛇鼠一窝,狼狈为奸,今日正好,斩草除根!”
说话间,就朝平都山顶落下,同时手一挥,只见一道赤红的霞光从天而降,瞬间驱散笼罩山间的浓雾,朝山间的道观绞来,仿佛长虹贯日,彗星袭月。
山间的道观之中立时冲出一股绿光烟火,正对住一冲而下赤霞剑光,拖拉缠绕,不让它落下。
同时那个公鸭嗓子继续冷笑道:“敢到幽冥教来撒野,定叫你来得去不得!”
天上那人见剑光被绿光烟火挡住,落不下去,手腕一抖,赤霞剑一震,光华大盛,又幻出一条剑光来,粗如匹练,翻腾着朝山顶落了下来。
“蜀中峨嵋派的两仪微尘剑法!”
张世凡在山脚看得真切,山间一道青光一闪而没,眼见笼罩山顶的雾气疯狂的涌动起来,山间的嶙峋怪石嘎嘎作响,竟是护山大阵被启动,原来山中那人试图启动护山大阵挡住来人的剑光。
张世凡一脚踏出,脚底黄光一闪,山中转动的怪石立刻安静,仿佛被定住一般,疯狂涌动的雾气慢了下来。
“咦!”
天上传来一声惊讶之声,见下方大阵运转停止了一瞬间,有机可乘,那赤霞剑光极快,一下落下,卷向山中,同时身形紧随剑光,朝山中落下。
天上驭剑的人刚落下,山中的大阵又重新运转起来。
张世凡见天上的人落入山中,也一抬步,进入阵中。身形一阵摇晃,消失不见,在原地留下一些残影,向着山中赶去。
山中的人见护山大阵没有拦住来人的剑光,山中又迅速冲出一股黑气,凝聚成一只蒲扇大小的黑手,一冲而出,水中捞月一般,接住了这条赤霞剑光,两两一相交,只听“轰”的一声响,整个山都颤动一下。
张世凡在山中徐步前行,看似闲庭信步,实际似慢实快,不一刻间就到了山间。
只见几座道观隐藏在漆黑的浓雾之中,露出屋檐飞角,山间一块空地之上,两人争斗正急。
远远看去,两条漆黑的长臂,狰狞的怪爪,在空中捞一条赤色大鱼,你来我往,煞是惊险好看。
一个身着白袍兵胄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