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闻言,怔怔出神,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便转身对着巢穴诚心拜了三拜,一直盘旋于上空的青蛮却也发出一声嘹亮的鸣啸,似是作为对其二人叩拜的回应。
三人便带着两只雏仔离开了青鸟林。在路上,青云对二人又提醒道:“它们日后便由你二人各自照料,青鸟最喜食文鳐鱼,山下榈溪里便多有盛产。你们要记得,每日清早下山捕鱼,然后带上山来喂于它们。不过必须顺着山峰的石阶上下,且不可偷懒,青鸟每日必须按时进食,若稍有怠慢了它们,有你们苦头吃的。”
二人若木鱼一般频频点头,自是不敢怠慢,跟着青云返回到二人住的院子,青云又对他二人交代了一番,便独自离去了。
他二人便在院子里开始搭建鸟巢,铺设干草,整理食具,好一番忙碌。
姜天启一会便搭建好了一个小的鸟巢,口径也足有三尺大小,将刚刚孵出的那只小青鸟轻轻放了进去,大小刚刚合适,小家伙在里面,转了几圈试了试舒适程度,感觉还算舒服,这才窝在里面,慵懒地睡去了。
池钰见天启很快便搭建好了一个三尺左右的鸟巢,嘟囔道:“早知道我也选一个小的,害我要建一个这么大的鸟巢。”
天启这才移目看向他正在搭建的鸟巢,口径足有五六尺大小,但却只是建了一半,他摇了摇头,不以为然道:“小鸟总会变成大鸟的,以后我也得建一个更大的鸟巢,你比我要少建一个三尺大的鸟巢,你还抱怨什么。”
池钰眼珠一转,开动脑子一想也对,嘿嘿一笑,继续忙活去了,边干活边提议道:“我们给它们起一个名字吧。”
天启看到已经熟睡的那只小青鸟,不由得赞同道:“好啊,我也正有此意,我以后就叫它嘟嘟好了,我是听到嘟嘟声才选中它的,嗯不错,这个名字很贴切。”
池钰想了一会说道:“我就给它起‘小蛮’吧,捉它的时候,我是费了很大功夫才捉住,这家伙力气可大了,将来一定也和青蛮一样威武。”
三青老人又吩咐青叶传授他们一些本门最基础的修行之法。
三危山的修行之法,注要以练气为主,分引气、炼气、御气、凝气四境。
天启之前所学本就是师承一脉,自是学来得心应手,已经达到炼气境,甚至御气境也指日可待,但此时比之前学的要更精深,而池钰终于获得系统的修行之法,修为也是与日俱增,二人每日除了吐纳练气,便多了一项任务,每日喂养青鸟。
翌日清晨,残星影淡,凉月渐西,日光穿林,晓风拂面,二人早早起床,梳洗完毕,提着鱼篓准备下山,临走之前还不忘察看自己的青鸟一眼,嘟嘟和小蛮分别在自己的巢穴里熟睡着,竟是鼾声连连,羡煞他二人了。
二人对望一眼,不由得摇头苦笑。
三危山脚下,流淌着一条溪流,这便是榈溪,源头发源于三峰之一的尊道峰,绵延数百里,榈溪约两三丈宽,溪流平缓,水深不过一尺左右,溪水终年流淌从未断流。
他二人沿着台阶下了山,来到山脚下的溪边,此时阳光穿透云层,普照大地,溪水映这阳光,粼粼波光,令人心旷神怡,附近灌木林里不时有鸟兽声,想必安睡了一夜的鸟兽,此刻也像自己一样都出来觅食了吧,不过他二人却不是为自己觅食。
溪水清澈见底,水深不过膝盖,游鱼清晰可见,二人将鱼篓放在溪边,然后搂起裤管,准备下水捉鱼。
池钰脚刚触及到溪水,似乎突然想到了什么,便抽了回来,对天启道:“天启,我们来比赛吧,看谁先捕到第一条文鳐鱼。”
天启诡异地看了看池钰,似乎没什么怪异之处,便凛然道:“好,不过输赢又如何?”
池钰正色道:“输的一方要将胜的一方背到山顶,你敢不敢?”
天启警惕道:“这有何不敢,不过,这次你可不许耍诈。”
池钰反驳道:“这怎么能耍诈,你若不相信,那由你来喊开始如何?”
天启摆了摆手,大气道:“不必,想必这文鳐鱼不会那么容易被捉的,让你几息又如何。”
青云已经告诉过他二人,这文鳐鱼,形似鲤鱼,却生有一对鸟翅,身体两侧上长苍白的斑纹,白头红嘴,能够跃出水面滑翔,但飞行距离却不过几丈远,在水中游速极快,却是难以捕捉,所以他也不担心池钰会耍诈。
二人一起,“噗通”一声,跳进了溪水,“哗”溅起两大片水花,清凉之意顺着两腿传遍全身,站在水里,水刚刚没过膝盖,二人弯着腰开始认真地搜索水中的游鱼。
二人一进水里,游鱼便迅速避开二人,或从二人头顶一跃而过,竟似鲤鱼跃龙门一般,飞出数丈之远,拨喇一声又钻入水里,失了踪迹,在追已是来不及,而有些鱼则选择改道溜走,文鳐鱼竟如此狡猾难捉。
在错失了数十次机会之后,二人呼哧呼哧喘着粗气,无奈只好上岸坐到岸边稍作休息,商量对策。
天启弯腰在溪边洗了把脸,一股凉意传遍全身,顿时精神许多,转身看到空空如也的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