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风雨昆仑> 第19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9章(2 / 4)

敬相公酒一杯,

罢他谈虎色变言。”

又双手捧杯如行云流水般唱道:

“这一杯酒——

愿君一仗掁人心,

叫壮士齐挥杀敌剑。

愿君一仗显英才,

教临安百官可朝天。

愿君一仗挽大局,

教长江南北笑开颜。”

这一出将士效命疆场红颜洒泪壮行的好戏刚一落幕,台下便有人喝彩道:“郭子婵,再来一段!郭子婵,再来一段!”郭子婵三次谢幕仍不能平复,便又登台演唱了一曲京韵大鼓<<重整山河靠后生>>。一曲唱罢,台下观众意犹未尽。这时,月已当空,诗社和秧歌队、舞狮队的节目都已结束,他们和游人一起都被吸引到了大舞台前。刚脱下舞狮演出服装的靳不换带头喊道:“来一段<<丑末寅初>>。”移民村的乡亲们听惯了郭子婵的演唱,知道京韵大鼓<<丑末寅初>>虽是梁敏刚传授给郭子婵的,却都认可青出于蓝胜于蓝,徒弟比师傅唱的更加声情并茂,婉转动人。靳不换这么一喊,台下跟着响起一片叫好声。张祜同也突然象孩子般吆喝道:“我也想听!”梁敏这才发现领导都在台下,便架好扁鼓,又从后台拽出郭子婵,只见郭子婵款款行至台前,手握鼓棰向观众施礼后击鼓唱道:

“丑末寅初,日转扶桑。

我猛抬头,见天上星,星共斗,

斗和辰,它是渺渺茫茫,

恍恍惚惚,密密匝匝,

直冲霄汉减去了辉煌。

一轮明月朝西坠,

我听也听不见,在那花鼓谯楼上,

梆儿听不见那敲,钟儿听不见那撞,

锣儿听不见那筛,这个玲儿听不见那晃。

那些值更的人儿他沉睡如雷,梦入了黄粱。

架上的金鸡不住地连声唱,

千门开,万户放,

这才惊动了行路之人,急急忙忙,

打点行囊,

出离了店房,够奔了前边那一座村庄。

漁翁出舱,解开缆,

拿起了篙,架起了小航,

飘飘摇摇,晃里晃当,

惊动了那水中的那些鹭鹭,对对的鸳鸯,

它是扑楞楞的两翅儿忙啊。

这才飞过了扬子江。”

郭子婵悟牲灵巧,熟练地掌握了京韵大鼓的演唱技巧,演唱中还能娴熟地运用“顶声”、“加垛”等技法,唱到上句时弱起缓开,舒展悠扬,唱到下句时节奏紧凑,排列紧密,上递下接,环环紧扣,衔接自然,语气连贯,表意清晰,叙事既生动活泼,抒情又细腻委婉,表演的风格古朴恬淡,情趣却又生机盎然。人们享受着她那甜美的嗓音,更欣赏着她那玉树临风般的婀娜身姿。一阵热烈的掌声和喝彩声过后,子婵又唱道:

“打柴的樵夫就把这个高山上,

遥望见,云淡谈,雾茫茫,

山长着青云,云罩着青松,

松藏着古寺,寺里隐着山僧,僧在佛堂上,

把那木魚儿敲得响乒乓,他是念佛烧香。

农夫清晨早下地,

拉过了牛,套上了犁,

一到南洼去耕地,

耕的是春种秋收,冬藏闭户,

奉上那一份钱粮。

念书的学生走出了大门外,

我只见他,头戴着方巾,身穿着蓝衫,

腰系丝绦,足下登着福履,怀里抱着书包,

一步三摇,脚步儿仓皇,

他是走近了书房。

绣房的佳人儿要早起,

我只见他,面对着菱花,云分两鬓,

鬓上戴着鮮花,花枝招展啦,她是俏梳妆。

牧牛童儿不住地连声唱,

我只见他,头戴着斗笠,身披着蓑衣,下穿水裤,

足下登着草鞋,腕挎藤鞭,倒骑牛背,

口横短笛,吹的是自在逍遥,

吹出来的这些个山歌儿是行调无腔,

这不越过了小溪旁。”

郭子婵演唱的是鸡鸣三更各色人等在这一天开始之时的种种活动,她的行腔身韵,把一幅生机勃勃的民俗风情图景展现得淋漓尽致,情趣盎然。刘真回到宿合,仍沉浸在这俗中见雅的艺术氛围中,他拨通了杨春莺的电话,说起了游园赏月品味鼓词的艺术享受。电话那一头,杨春莺和赵茜茜打开座机免提,二人钻在罗纱蚊帐内,听着刘真绘声绘色诉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