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风雨昆仑> 第37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7章(4 / 5)

知道,颜幼卿这几天正感冒发烧,便放下背上的两袋炒面和几挺罐头,对颜幼卿说道:“你把炒面和罐头背回去,我去挑水。”****龄担起水桶没走多远,就听颜幼卿在身后喊道:“二哥,你把大衣穿上。”****龄停住脚步,从颜幼卿手上接过黄呢子大衣穿上,又叮嘱了颜幼卿几句,便担起水桶向山下走去。颜幼卿正发着烧,钻进防空洞就迷迷糊糊睡着了。待到醒来,巳是大天四亮,他睁眼一看,没见着****龄,也瞧不见水桶和扁担,心里不禁发起毛来。他赶紧跑到防空洞里侧团长政委住处,神色慌张地告诉杨厚昌道:“二哥上半夜下山担水,到现在还没回来。”杨厚昌半夜里倒是听到了敌机轰炸的声音,但是****龄出了防空洞下山担水的事情却是不知道。他也觉得情形不妙,立马道:“快出去找找!”于是,兄弟二人连跑带滑,直奔山脚下泉水口扑去。这个泉水口,是附近几个山头唯一的取水点,已被美军多次轰炸,周围的枯草树木已被烧得净光,只剩下一根根秃桩子,在冰天雪地中孤零零地矗立着。他俩到了泉水口一看,不禁痛哭失声。只见****龄被美军的凝固******烧得面目全非,身上的衣物包刮那件呢子大衣都已烧成灰烬,只剩下五个黄铜钮扣散落在炭灰中。两只水桶烧成了两个拳头大小的卷铁,榆木扁担还有一截子沤着烟。杨厚昌脱下自已身上的棉衣,含着眼泪把****龄烧得半焦的遗体抱到棉衣里,又让颜幼卿拣起五个黄铜钮扣好生保存起来。然后,与颜糼卿抬着****龄遗体,来到半山腰一处松林旁,选了一处朝阳处,二人用双手扒开积雪,扳开碎石,刨出松土,挖了一个简易墓穴,埋葬好之后,二人又跪于坟前,按家乡风俗,三磕九叩,洒泪而别。

一九五六年,杨厚昌所在部队回国后不久,全军开始精简整编。部队回国前,杨厚昌已升任师政治部主任,颜幼卿也早已担任管理股股长。整编工作开始后,杨厚昌回到老团队,找到颜幼卿,说道:“这次精简整编,咱要带头响应,我们弟兄俩至少要有一个到地方工作。”颜幼卿立即表态道:“你职务高,责任重,要转业也是我转。再说,家里三门五个老人,得有养老送终的。”颜幼卿转业回到故乡,先是在乡上任民政助理,因为要侍候三家老人,来来回回很不方便,便决意辞了公职,回到村上担任了村党支部书记。除了带领乡亲们辛勤劳作外,就是侍候奉养三家老人。十年间,先后五次披麻戴孝,扶棺上坟,安葬了兄弟三家的五位老人。直到****前一年,才娶了媳妇成了家。可喜的是,成家第二年就添了个大胖小子。杨厚昌从颜幼卿信中得知这一喜讯后,欣喜异常,又来信又来电报,催颜幼卿夫妻俩带着儿子到部队来探亲。一家三口到了军营,杨厚昌接过儿子那一刻,激动的象个孩子似的,捧起儿子举过头顶,大声喊道:“我们有接班人喽!我们有接班人喽!”给儿子起名时,老弟兄俩坐下一合计,决计兑现当年山神庙许下的誓言,儿子随刘姓,取颜家先祖中最负盛名的十四世祖颜真卿大名中的“真”字为名,定姓名为刘真。杨厚昌虽比颜幼卿结婚早,却迟迟不得子女,两家就这么一个孩子,都喜欢的象个宝贝似的,每年农闲时,一家三口或是母子二人到部队来,到了农忙季节,再回到农村。年年如此,儿子成了这个异姓大家庭的希望和精神寄托。农村日子虽是清苦,但有杨厚昌接济,比起周围邻居,颜家日子还是好了许多。但这种平静日子,没过几年就被打破了。就在刘真开学那一年,县城里来了两个穿制服的,把颜幼卿押走了。没过几天,又被押回公社礼堂开批斗大会。批斗会开会前,刘真娘带着刘真去见颜幼卿。颜幼卿被悬绑在公社中学的篮球架上,只有脚尖能够着地。刘真看着爹痛苦表情,与娘一起抱着爹双腿哭得死去活来。那天夜里,颜幼卿翻过公社中学围墙,潜回家里。他告诉刘真娘,县里“斗批改”办公室给自己定的罪名是,漏网地主分子、假党员、怕死鬼。听批斗会上发言的说,****前的********孟兆旭是假党员,而杨厚昌一九三七年入党,孟兆旭是第一介绍人,而杨厚昌又是颜幼卿的第一入党介绍人,假党员介绍入党的是假党员,假党员介绍的假党员介绍入党的就更是假党员了。颜幼卿还说道:“他们到部队去调查,回来说,二哥那天夜里牺牲是因为我贪生怕死,让鹤龄去送了命。”颜幼卿哀叹道:“这些事浑身长嘴也说不清楚了!”刘真娘告诉颜幼卿,昨天,大队革委会副主任崔海庆亲自到村上小学,把刘真的书包、櫈子扔出教室门外,说‘小地主崽子还上什么学!’颜幼卿忧心忡忡道:“我们受点屈就算了,一是怕耽误了孩子的前程,再就是怕老大那边出问题,听他们风言风语说,老大也隔离审查了,也不知道是真是假。”颜幼卿闷着头想了半天,对刘真娘说道:“家里是不能呆了,你赶快领着真儿上老大那儿去吧。”于是,一家人急急火火收拾行囊,准备动身。颜幼卿把背了大半辈子的青布包袱交到儿子手上,一字一顿道:“包袱里有三件宝,件件都连着根连着魂,你要以命相抵,不得有失。”刘真已无数次地听爹和大伯讲述过这三件宝的传奇故事,以命护宝早已在他幼小的心灵中扎下了根。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