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初唐隐士> 第九章 院落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章 院落成(1 / 3)

太平村村长家的院子,刚吃过午饭的唐宋与张有德坐在院内喝着茶。

此时,一位中年人走了进来,朝着唐宋施了一礼:“唐公子,院子已经建成,不知您还有什么吩咐?若是没有,小的就让工人收工离开了”。

唐宋见过这人,这人是长孙无忌家的管家,叫长孙德,他院子的建造就是此人负责督促的。

“我还需要一些东西,麻烦你等等,我画给你”,唐宋拿出一支圆珠笔和一些纸张,画了起来,不多时便已完成。

一共四幅画,第一幅是现代常见的椅子,第二幅是四四方方的桌子,第三幅是八仙桌,第四幅是圆形凳子。

“椅子给我打造二十个,第二幅的桌子四个,第三幅桌子十二个,第四幅一百个,不需要太精致,能用就行,明日午时之前能够做好吗?我需要举办宴席”。

“这”,长孙德有些犹豫,这些东西都很简单,而且图纸上都标了尺寸,可是量多啊。

“告诉他们,明日酉时(下午五点到七点)之前完成,我给他们每人赏一两银子”,唐宋也知道有些为难人,不过他相信,重赏之下,而且不要求精致的情况下,绝对可以完成。

“我这就去告诉他们”,唐宋都这么说了,长孙德也没有犹豫的理由。

长孙德离开,唐宋又将目光看向村长张有德,道:“村长,我有两件事要麻烦你”。

张有德起身施了一礼:“唐公子请说”。

唐宋摆摆手,示意张有德不必多礼,道:“第一,通知村里人,明日酉时,我请大家到新院子前吃一顿酒席。第二,让小山跑一趟县城,给我买一些东西”。

“公子,请村里人吃酒席就不必了吧”,让仙人请吃饭,他们这些普通老百姓还真不敢接受,自觉承受不起啊。

“很有必要,这是乔迁宴,在我们那里很流行的”,唐宋也懒得解释,直接拿出仙人的身份:“这是本仙法旨,你难道要抗旨不成”。

张有德一躬身:“是,我这就去通知村里人”。

张有德离开,唐宋开始写单子,其实食材什么的,空间里多的是,要买的是一些被褥,筷子,酒壶,酒杯,碗碟之类的。

很快,张山跑了进来,唐宋将单子和银子交给了他,随后独自一人来到建成的院子前。

刚好那长孙德从院内走了出来,见着唐宋,道:“唐公子,这院子的匾额还需公子做主”。

各家门头匾额,要么是家主人的爵位,比如什么赵国公,应国公,要么干脆就是什么什么府,唐宋比较干脆,直接弄个‘唐府’的匾额挂上去。

“领我到院子里走走,这院子,我还没来过呢”。

“是”。

院子占地很大,少说也有百亩土地,前院占了十分之一,其余的就是内院,内院之中又有很多单独的类似四合院的院落,真是庭院深深深几许。

院子建造的不算豪华,但也不差,至少和一个国公的府邸差不多了。这座院子,将唐朝建筑的特点完全发挥出来:整齐而不呆板,华美而不纤巧,舒展而不张扬,古朴却富有活力。

简单的转了一圈,大致看了一下建造的如何,也就没有停留,转身回到了村长家,进入空间准备食材,为明日的宴席做准备。

空间里的食材都是顶级食材,平日里受空间里的灵气滋润,就算不会做菜的也可以做出美味的菜肴,更何况是对自己厨艺有信心的唐宋。

酒都是现成的,无论是以前买的,还是自己酿的,都在酒窖里藏着。

太平村大约有百来人,八仙桌至少需要十二桌,每桌六道冷菜,十道热菜,再加上一个甜汤,一盘水果,也就是说每桌十八道菜。

十二桌一共需要二百一十六道菜,至少还得准备两桌备用,也就说总共将近三百道菜,想想顿觉压力陡升啊。

唐宋此时有些后悔,没事办什么乔迁宴啊,真是多事;不过既然已经决定办了,那就得办好,不然自己的面子往哪放啊。

……

永兴坊,长孙无忌的府邸,家主居住的主院中,长孙无忌正与窦氏在院中饮茶。

窦氏饮了一杯,叹道:“还是唐宋的茶好喝”。

茶叶本作药用,自汉朝开始慢慢向着饮品发展,可是饮用时还不忘茶叶的药用,在茶里放些姜,或者其他药材,配合茶叶饮用。

初唐时期的茶道依然如此,而往后直至现代的茶道仅仅是将茶叶当作饮品,或者说比较注重茶叶的口感,而忽视药用。

不能说哪种好与不好,只是侧重点不同。

长孙无忌无奈道:“夫人啊,你都说了多少遍了,我都听的耳朵起茧了”。

窦氏不满的噘着嘴,冷哼了一声:“哼,不说就不说,说了也喝不着”。

此时,窦氏的贴身丫鬟小蕊走了进来,道:“老爷,夫人,德管家回来了”。

长孙无忌看了窦氏一眼,窦氏立马坐正,收敛笑容,一幅主母风范,长孙无忌这才道:“让他进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