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楚打败了多尔衮,东北的战场平静下来了,皇太极由于老家受到了威胁带兵退回了沈阳,崇祯七年大明的危机解除了。大家假装没有看到,将张楚的奏折给皇帝送了过去。
崇祯皇帝勤勤恳恳的工作着,每日里都要处理很多政事,各种不顺已令他心力交瘁。
当翻阅到张楚的奏折时也很奇怪,这个连自己话都不听的总兵上奏折会有什么事。
一看张楚奏折的内容崇祯皇帝心脏病差一点儿犯了,张楚奏折的中心思想只有一个要钱。
张楚的奏折扬扬洒洒写了好几张纸。崇祯皇帝就奇怪了,张楚这个武夫什么时候变得如此的文采飞扬了。
张楚先对自己这次的战功大大的表扬了一番,然后就开始哭穷,说这次出战消耗巨大,有大量死伤将士需要抚恤。许多的在东北的汉人要安置,所以希望皇帝拨白银二百万两,以解燃眉之急。后边又说其他在关外的明军对后金作战不利,张楚作战时他们也不知道配合。皇帝是否可以提一下张楚的官,让张楚管着他们,他们就会努力作战了。最后还说大明藩属国朝鲜私自与后金人讲和,这是一种可耻的背叛行为请皇帝下旨命张楚代表皇帝对朝鲜国王进行问责,让朝鲜国王拿出几十万两银子道歉。
崇祯皇帝现在最怕的就是谁来向他要钱。张楚这张口就要二百万的作法无论如何皇帝也接受不了,也舍不得出钱。至于升张楚的官,崇祯皇帝想都不用想,就知道是不可能的。大明每年投在关外军队的银子有好几百万两,这么多的钱自然有着各方利益缠绕其中,关外的将领与朝中的大臣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张楚一张嘴要将这些人都归他管,先别说他那点儿资历根本不够。大臣们肯定以为他是来抢钱的,还不吃了皇帝。
对于朝鲜崇祯皇帝虽然不满,可也不好意思说翻脸就翻脸,作皇帝要大度。
这么一分析张楚的要求一样都不能答应。可不答应又不太好,张楚确实能打仗,这次如果不是张楚又打了胜仗,后金人在大同和宣化地区不知要闹到什么时候。这次驳了张楚等到后金再进攻时张楚不出兵该怎么办。
事情有点儿棘手,崇祯皇帝现在已没有兴趣再和手下的大臣商议事情了。大臣们要不什么都不说,说了也是与皇帝唱反调。
皇帝只好叫来了大太监曹化淳,这才是皇帝觉得可以信任的人。
曹化淳看完张楚的奏折,再看看满脸愁容的皇帝小心的说道:“这件事情还是有办法解决的。”
“要钱没有,要官不给,没事惹朝鲜干什么。”崇祯皇帝一句话将所有的路都堵死了,主要是他心中气恼。文官每日里和他对着干,现在武将也给他出难题来了。
“其实陛下不必答应张楚那些条件。张楚也没想过陛下会答应他的那些条件。”曹化淳觉得自己已看透了张楚的小心思。
“那他上这样的奏折干什么?就是为了惹我生气吗?”崇祯皇帝更加愤怒。
“那倒不是,张楚有他的小心眼。跟你要钱,你刚给过不久,肯定不给。想要升官,要个小点儿的,这一下子要将关外的兵马都管起来,他自己应该都认为不可能。他想要去朝鲜却是真的。”曹化淳一条条分析着。
“他去朝鲜干什么?”崇祯皇帝有些疑惑,在他眼中朝鲜等蛮夷之地,有什么好去的。
“我想张楚肯定是财迷劲犯了,知道从陛下这里拿不到钱,没准想从朝鲜那里捞点儿。”
“朝鲜有钱?”
“朝鲜多少会有点儿钱吧,他们与后金结盟就同意每年向后金进贡。”
“这个真可恶。”崇祯皇帝的怒火又起了,本来都是明朝的小弟,看着大明不行了就投了后金。
“所以让张楚到朝鲜去一趟,对朝鲜稍作惩戒也不是大问题。”曹化淳尽力规劝着皇帝。
“可就这样与朝鲜翻脸会不会显得大明不够大度。”崇祯皇帝还在考虑脸面的问题。
“可以这样办,您下一道圣旨,责备朝鲜与后金结盟之事,然后说大明体谅朝鲜被后金武力所迫,特别派猛将张楚前去保护朝鲜,朝鲜的一切事务全权由张楚处理。这以后张楚要是干出什么事来全都是张楚他自作主张,完全与陛下无关。陛下还要另外下一道圣旨,将张楚批评一番,让他不要没事总想着伸手向朝廷要钱,总想着升官。这要官要钱的风气不可长,要时刻想着忠心为国办事,皇帝不会亏待有功之臣的。”曹化淳给崇祯皇帝出了一个面子上过的去的主意。
“这样行?那张楚不会因此不干活?”崇祯还是有点儿不放心。
“没问题的。他肯定会干的更卖力气。这种财迷,给他钱和允许他自己去捞钱,他同样会高兴的。”曹化淳显得胸有成竹。
崇祯皇帝先发了批评张楚的圣旨,大臣们都很满意,让你嚣张,这下子惹皇帝生气了吧。
然后崇祯皇帝又专门给张楚下达了保卫朝鲜的圣旨。
这下张楚很满意,张楚拿着圣旨发出了奸笑:“嘿嘿,朝鲜我来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