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锦汉> 第14章 十三:泰和酒楼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章 十三:泰和酒楼(1 / 2)

至此“永世长酒”名扬天下、流芳百世。

在以后的漫漫岁月之中,不知有多少文能武将,文贤骚客,贩夫走卒醉倒在此酒一下,让他们忘却曾经的疼苦,忘却了“视人如草芥”的往事……

但这些都是后话。在如今,永世长酒酿好之后,上官锦因为有了这一大秘密武器后,第一时间便按照自己的计划,第一时间便先带着这种美酒去拜见上谷郡郡守——高则。

之所以要拜会郡守高则,其意思很明显,一是借助官方给予的肯定,扩大传闻和对美酒的可信度;二则是在以后的日子里,如果遇到什么琐事,也好有人为其撑腰。至于上官锦为什么肯定高则喝到永世长酒,就一定会如上官锦所想,最主要的还说自己对着美酒的肯定,以及对美酒的信任!

要说起这高则,也还真非人哉。

传闻这高则,字仲业,年约三十五左右,祖上乃西汉将门之后,原居并州雁门郡附近,自幼熟读四书五经,兵法战策,只因家道中落,又遭遇鲜卑异族侵袭,城破后鲜卑人攻入雁门郡,族人大多被俘或斩,仅有高则与其族弟流落到这幽州上谷郡中。

公元177年,因样貌英俊,才智堪佳,被当时上谷郡郡守刘能赏识,刘能无德无才,常年收刮民脂民膏,曾邀请高则为女婿,高则虽不愿,却与刘能之女有情,人在屋檐下唯有同意。

在刘能犯法被发配豫州时,虽然高则不愿与刘能干那些收刮民脂民膏的勾搭,甚至常常在背地里给予那些百姓们恩惠,却依旧在刘能犯法后,与族弟高顺敢于违法乔装成士兵沿途护送。又兼途中遇山贼,为刘能以身抵挡三刀,因此德行,高则被举为孝廉,后途中刘能获赦还,高则被举为沮阳县令。

不期,刘能病重逝世,其女品德并非与其父一般,反而十分勤俭贤惠,因东汉天子刘宏卖官鬻爵早已是妇孺皆知,天下传闻,刘能死后,其女怕新来的郡守与其父一般只知道坑害百姓,又知高则有才又爱民,只因无施才之地,遂一咬牙托人替高则买的上谷郡郡守一职。

高则起初并不同意这般做法,奈何刘能女‘先斩后奏’,又不能空缺太守一位,迫于无奈接过太守印章,执政1年百姓安居乐业。

【孝廉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以任用官员的一种科目,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后代,“孝廉”这个称呼,也变成明朝、清朝对举人的雅称】

“嗯?汝为何人?”正在批改上谷郡政务的高则刚刚放下手中笔杆子,正欲休息时,余光瞟到了自己门外正站立着二人,好像有事寻找自己一般,遂问之。

“呵呵……太守大人幸会幸会,在下冀州上官锦……”上官锦一脸法子内心的微笑,拱手行礼拜见道。紧随的周仓亦是抱拳行礼问候。

“冀州人?”高则心中疑惑,冀州人来到他这幽州做什么?但依旧不失士子礼节,连忙放下手中朱笔,整了整衣冠后,从郡守座上行走下来,面对面的拱手一礼,问道:“不知阁下千里迢迢来吾这上谷郡,寻本官有何要事乎?”一时间,一股儒雅之气影影流露,给人一种春风拂面的感觉。

上官锦答曰:“回太守话,锦与二位兄长来到幽州从商贩酒,因想扩大听闻,特邀太守大人品尝,如若觉得此酒可行,也好请太守大人为吾等兄弟三人做做宣传这般……”

“哦?”起先高则闻言,微微一皱眉,以为上官锦是前来贿赂他的,正欲开口插话否决时,才得知原来并非自己所想,又兼的古人好饮酒,高则也累了一天了,正想休息下也便凑巧,对上官锦说道:“公堂上乃属办公之地,不宜谈论私事,还请阁下随本官到偏方可好?”

“自然最好!”

上官锦见高则举动为官者,就该公私分明,不能以公济私,徇私枉法,当即对高则不得不发自内心欣赏。

原本的上官锦还以为,东汉末年便是三国乱世的开端,而那天下第一大反贼头子张角举行的黄巾起义更是这乱世的导火线之一,不过这只是直接原因,根本原因还在于当今天子昏庸无能,当地官吏豪绅徇私枉法,鱼肉百姓,才导致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

正所谓“天下乌鸦一般黑”,故上官锦才先入为主,误以为这高则也就是徒有虚名之徒,直至刚刚所见,上官锦才知,其实是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罢耳,故对高则更是俩眼放光。

穿过大堂来到郡守府后一处小院内,约莫一炷香后,才走入主题。当浓烈香醇的酒香掺杂在四周的空气中,伴随着阵阵微风穿过高则鼻前时,高则轻轻一吸,便感到如痴如醉,极品也。而后又举起手中酒盅,将自个儿的鼻子凑到酒盅前再一次细细品尝,刚一闻就按耐不住心中的‘欲火’,不顾士子礼节,一杯饮进肚中,甘醇的‘永世长酒’九曲回肠流荡在高则肚子中,久久甘醇的酒味才逐渐消逝,一番品味的高则不得不打呼‘美酒哉!极品也!’

随着高则品尝一番后赞不绝口,与此同时,在苏双与张世平一同去拜会那沮阳县令时,同样纷纷叫好。更兼得上官锦早早就在之前吩咐过叶良辰私自买通路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