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荐何人?!”
高太后看到太子一改平时的沉寂,时常参与发话,让她心里很不舒服,现在说是两人监国,其实等于是她一人摄政,她如此费心心机并不是为了权力,而是有她自己的打算。她绝对不能再让太子走自己儿子神宗的路,神宗刚登基时间,还能安分的做个皇帝,直到他任用王安石进行改革后,一时间朝内人人自危,朝外四处征战。
尤其是针对西夏、北辽的各处动兵,弄得朝中鸡犬不宁,虽然取得了一些胜利,但在她看来,那只是穷兵黩武,不会让大宋安享天下。现在她要亲手打造赵煦,让他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个皇帝,那样才能放心的把大宋的江山交给他。
“禁军统领王进!王统领本是江湖出身,对江湖了若指掌,如他相助查这案子,可以省去二位大人不少的困扰!”赵煦没有感受到太后的不悦,依旧淡然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这个……?“赵煦说的句句在理,让高太后一时无从反驳,但他并不想在朝臣的面前给他话语权,她知道这样的次数多了,将会大大削弱她对官员的控制。
一旁的章淳从太后的迟疑中看出了端倪,在她否定之前赶忙上前说:”太后,青山寺江湖势力可以在一夜之间消灭几十个西夏高手,主凶实力一定非同一般,对付江湖中人除了朝廷的威严,也需要针对性的使用江湖之人,臣同意太子的看法!“
章淳这样一说,后面的一群官员也跟着附和,其中有一些都是与西夏有关联的人,但是现在对他们来说,已不如一开始那么紧张,太后把这件事情交给司马光,那他们就找到了自己的生机。周敦颐一开始把青山寺与西夏的事情,在朝堂上堂而皇之的说出来,是他们料想不及的,早朝前的一顿忙活已经胎死腹中,原本的计划他们想到章淳、想到禁军,能想到可能揭露真相的人几乎都想到了,谁也没想到刚一开始把青山寺案全部抖出的竟是周敦颐。
看着满朝官员的附议,更加重了高太后的心结,这也第一次让她认识到,朝下的这些官员都各怀鬼胎,他们无不逐利而追,对他们的许诺与控制只是暂时的,在真正关系到切身安危的时候,谁也不会死心塌地的卖命,就像以前在北辽战败投降的王继忠,就像现在与西夏勾结的官员……
高太后长叹一声,便不再坚持,只好准许了太子的举荐,而她这一声长叹也让下面的官员放下心来。
王进的加入让章淳终于让看到一些希望,要不青山寺案的议事上他将再度被冷落一旁。他的信心来自于他知道王进的底细,这王进本是江湖中人,家里也不知从祖上什么时候就开始开镖局,家传一套王家棍法名震江湖,王家镖局数带累积起的名声,保证了他们镖运的安全,他们的镖在江湖上也几乎从来没人劫过。到了王进这一代,却没有跟随祖业,而是通过武举走入了仕途,刚进仕途的王进是个油盐不进,个性孤傲的人,眼看就要淹没在官场大海里的他,却得到逍遥盟赵天阳的扶持,一步步成为了京城禁军的统领,这一职位直接掌管着京城皇家的安危。于是,在赵天阳的牵线下,性格相投的他们成了朝中互相唯一可以结交的朋友。更重要的是,他们同是逍遥盟的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关键人物。
王进的非比寻常在于,他是在逍遥盟风云榜与武林榜上同时具有排名的人,这让他在江湖中非比寻常。逍遥榜红榜上王进排名第五,在榜中的所有武将中排名第一,在逍遥武林榜上他排名第十,是个数一数二的顶尖高手。
青山寺案完全搅乱了今天的早朝,让原本满心期待促成西夏和谈的高太后头疼不已,人心惶惶的官员们更没有心思再谈下去,有事的想着怎么去解决事情,没事的在合计着怎么让自己撇开关系,别被自己的政敌趁此机会被放了冷枪。
而现在,西夏公主已经的马车已经抵达京城,虽然紧急,但好在这个公主本来只是西夏为了和谈派来的人质,并不需要她亲自接见,高太后在苦苦的思索着让谁替代自己去面对即将到来的西夏公主,就在一筹莫展中,她看到自己对面的太子赵煦,心里便想给这个想出风头的孙子一次单独处理朝政的机会。
尽管太子出面,没有官员陪同当然不像话。陪同的甘愿没有让已精疲力尽的高太后为难,当他看到司马光与章淳时,便指定公主的接待由他们全程陪同。为了迎接西夏公主,高太后早安排户部给腾出了专门的府邸,作为西夏公主京城的住处。由于发生青山寺的变故,和谈的之事只好推迟,西夏公主与大宋的正式会面也将推迟到明天。不管怎么样,目前先把西夏的的和平使者安排好,以后的事情再做打算。
毫无心思的高太后,在匆忙中安排好西夏公主的事情,便着急回到后宫,这时她特别想去见见躺在病榻上已不能言语的神宗,神宗的重病让她毫无准备,而现在她已切身体会到他自己身上的压力。一个大宋皇帝,这么多年的励精图治、兢兢业业,此时让自己的母后通过自己的经历,才感受到自己那么拼命折腾的苦衷。
面对将要和司马光一起协助太子接见西夏公主,章淳心里一百个不愿意,一直以来他刻意不愿意与司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