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金风玉露秋欲晚> 第13章 13、西夏公主(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章 13、西夏公主(1)(1 / 2)

忙碌了一夜的京城,又迎来一天清晨的到来,太阳却没有照常升起,春雨再度缓缓的飘落,轻柔的拍打着紧绷了一夜的京城,滋润着想让它舒缓一点。但再柔和的春雨,现在缓解不了京城紧张的空气,一切在朝堂上又被点燃。

早朝官员在紧张与忐忑中进入两人等候的程序,他们一边焦急的等待开始,一边私下低声议论纷纷,直到周敦颐与王进进来,立即变得鸦雀无声,异常安静。刚才还在议论的官员,刻意的与他们保持距离,用警惕的余光不时的撇向他们。此时,他们像钟馗一样,震慑着这些朝廷的小鬼。

今天的早朝开始的有点晚,高太后昨晚根本没有休息好,坐在座位上还有点时常发困,在周敦颐与王进呈报昨晚事情的时候,她差点已经睡着,直到他们呈报完毕,才勉强让自己清醒起来。怎么处理,又是个头疼的问题,面对确着的证据,李恭的死罪在所难逃,这个她可以接受。但朝中的官员,大都知道李恭是她掌权后一手提拔的人,现在这个自己当初相信的人,正响亮的抽着自己的耳光,她真的后悔当初为了快速掌握朝政,没有细细的审查此人。、

高太后同时也清楚,李恭现在只是个出头的倒霉鬼,他一个小小的兵部侍郎,在暗通西夏的大军中,恐怕只是一个蜉蚁,说不定还是个被人利用的蜉蚁。不可能就独自一人暗通西夏,后面一定有着其他更大的官员,甚至更多的官员。想到这里,她终于给自己找个下来的台阶。隔着面前的帘子,她看到对面的太子赵煦一直一动没动,表情默然,好像现在的事情完全和他没干系似的,根本不像昨天急于说话的他。此时的赵煦看到局势已定,知道多说无益,王进在他的推荐下快速破案,已经给他赢得光彩,现在只要安静的看着皇太后处理就行。

高太后再看到下面站立的大臣们,一个个肃然而立,鸦雀无声,心里不禁暗骂这些无用的东西,在自己需要缓和一下的时候,却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安静的局面终于在章淳的出来后被打破。章淳看到满朝文武的鸦雀无声,愤怒万分,他陡然进言李恭无非是一个跳梁小丑,朝廷一定要深查下去,揪出所有后面的人,以整顿朝纲。

章淳的进言让那些暗通西夏的人不禁暗自危怜,而高太后听完章淳的话,依旧没有说话,直到御史范仁纯站出来,也是痛心疾首的附议深查此事,看到自己相信的人站了出来,深感欣慰的她才缓缓说出对青山寺的处理。兵部侍郎李恭暗通西夏,以叛国罪处以腰斩,先收入死牢,待秋后问斩,兵部侍郎王珪治下不严,本应罢免,但念及其勤勤恳恳为国家效力,贬至枢密院认知事,司马光青山寺查案有功授门下侍郎,周敦颐及王进各晋升一级。同时,司马光三人需继续查询暗通青山寺暗通西夏案,一定查个水落石出。

高太后继续查案的谕诏,其实也只是为了震慑朝纲,她知道要是真是继续查下去,这一半的朝廷官员都逃脱不了关系,到时候将会面临朝廷官员严重空缺的局面,她只要一方面震慑他们,另外一方面抓紧与西夏现在的面临议和,一旦议和成功,两国交好,那些暗通西夏的组织自然也面临土崩瓦解,不会再有作用。只是授予司马光门下侍郎的职位,却是她思谋已久的,掌权以来她有心启用司马光,却没有找到机会给他一个职位,这次借助青山寺案,让她终于有个机会,把她推向副宰相的位置。她就是要像朝廷文武证明,这个朝廷目前只有她说的算,只有紧跟着她,才能真正的保证自己的官职与荣华。

这时的宰相章淳,听到高太后的处理,他知道自己职位已朝不保夕,他发现自己是这个事件中的最大失败者。今天是司马光的副宰相,也许明天太后就能找到机会让他把自己取而代之,他本无心贪恋宰相的职位,只是现在一定要把帮章咨的事情办好。

看到青山寺案告一段落,章淳便进言说起西北军务,听从朝廷的诏书,西北大帅章咨已退兵回米脂,只是暴露了大片的土地给西夏,他建议朝廷对西北军增加粮草器械,在此时整顿军备的同时,于退出的领地上建立要塞据点,巩固国防,以防将来之便。

高太后听到章淳的建议,对着朝中文武不无目的的说道:“看看!朝廷只要动武就要消耗国库,如此以往国库减少,民众赋税定又要加重,西北边疆稳定和睦势在必行,当然诚如章相所言,需巩固国防,以防万一,可以考虑,但不能花费较大。那就停止将要重修皇宫的工程,把这些费用拨给西北军营,具体的事宜章相遇司马相公商议好,在给个详细的呈报给我吧!“

一听停止修建皇宫,群臣中立即一些大臣跳了出来,纷纷建言修建皇宫乃皇家威严,不能取消,西北业已停战,可等来年再议,只要议和成功,修与不修要塞据点,已不重要。章淳听到这些话语,不由得气愤万分,痛斥那些建言的人身在朝堂,不考虑边疆稳定。两边一时争执不下。

高太后看到下面争执起来,让她不禁心烦,如今司马光已起复,自己的朝局渐稳,她也不愿再直接针对章淳,便让他们停止争吵,西北防务之事按照她说的去办,等她说完下面才停止争吵。章淳终于为西北的事务开个好头,剩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