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光送一场的胆量。
薛宝钗正自恍惚,灯影一闪便感觉一阵冷风透过窗子吹了进来,再抬眸细看时,却见桌上灯烛旁竟然还趴着贾宝玉,看来也已眯了过去。
想起当初荣国府荣耀之时,众人一起吟诗作对的闲散光景,薛宝钗只觉如一场隔世的清梦,恍惚间竟是那么美好,叫人心动。
薛宝钗轻轻舒了口气,心里却是想得远了,在西宁王府失了身,而薛家如今的样子她也再挣不出一分的前程了。虽说贾家也落败了,可到底还有宫里那半死不活的贾元春撑着,何况林微如今又拿贾家当外家一般亲近,将来若是贾宝玉争气,只怕迟早还能再站起来也说不准。
当初一心的想往宫里去,方散了和贾宝玉的那一段缘分,如今二人都是落拓之际,薛宝钗看着贾宝玉疲累消瘦的肩头,心里暗暗升起一点心思……
当初年少志远,薛宝钗守拙藏愚,可如今不论是家世还是身份,都再难与那时相提,贾家说亲连史湘云都看不上,只怕挑死了也不肯想起她一分的。薛宝钗觉得,也许,她曾经不屑的手段该用一用了,因为她要活着,要像模像样的活着!
薛宝钗两眼疮痍,一身疲乏,这一段路如若镜花水月,总叫她不敢回味。这一盏昏黄的油灯,在她人生的低谷里照出了一个隐约的前程。贾宝玉心里有她,除了那林黛玉再无人能比她一二分,她觉得如今实该为自己盘算了。
不说薛宝钗如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一般打起贾宝玉的注意,却说贾宝玉正一心的为薛宝钗的身体焦头烂额之际,史家竟传来史湘云订婚的消息,那个求婚之人贾宝玉却是极熟悉的,竟是他经常一起吃酒的好友卫若兰。
贾宝玉听了即刻便又发了那痴症,如今姐姐妹妹们嫁的嫁散的散,在他心头最重的林黛玉和史湘云,竟先后都离了他,林妹妹的事情他尚且没放下来,史湘云竟然也要嫁人。这日子实在是可怕的东西,无情的剥夺了他身边所有的美好……
贾母对此事并未多说什么,只看着贾宝玉不大好,便拿薛宝钗的身体转移他注意力,一日三餐打发他过去嘘寒问暖,然后私下里却是送了史湘云不少的东西。退婚之事她想都不愿多想,每每心头不能安生,如今史湘云有人求娶,她也算落下了一颗心头的大石。
薛宝钗看出贾宝玉对她一如当初的用心,过了两日便把薛姨妈劝回了薛家宅子里,只她一人留在了贾家养病。如今连王夫人都极少到跟前,也就贾宝玉日日守着她,有时甚至拿了课业在她身边坐着。
薛宝钗曾在西宁王身下一夜承欢,每每想起都依旧砰然心动,她心头有着沉甸甸到背负不动的恨意,然而唯独对那个男人恨不起来。虽说西宁王妃丢她出府时他冷酷到无情,在杀场上又对她极尽厌弃,可是那撕裂又美妙的一夜,却让她越是想要忘记却越是记得清晰。虽说贾宝玉身上无一丝西宁王的狂野霸道之气,然而他温柔多情也不失为一良人,薛宝钗自然不敢求贾宝玉有一日如那西宁王一般高高在上,可是他能给她撑起一个家来,总有一日她定能还他一个还算不错的前程,她觉得在宫里这么些年,她在皇上身上学到了叫她受益终身的东西。
薛宝钗主意打定,继而便发现她的机会非常之多,贾宝玉恨不能日日在她身边看着,也就一个袭人跟得紧了些,不过那袭人却也是不能寸步不离的,比如宝玉屋里若有了什么事,三不五时的便会有人叫了她去。
这袭人是个可恨的,薛宝钗跟宝玉身边的丫头们接触的多了,说起当初晴雯的事她也慢慢听到了点什么。不过如今薛宝钗还没有能力,只等她日后成了正主罢,不过一个丫头,她有的是摆布她的主意。
薛宝钗半生可叹,然而至此她都依然不能想明白过来,她少的不是自己的容貌更不是才情,而是她没有一个如林微一般的哥哥或弟弟,给她上青云的凭借之力。她心头的执念实在太深,竟至一次又一次的选错了方向。
作者有话要说:写了这个文,最大的怨念就是林弟弟竟然攻了!突然好想再写一只林受受肿么破!掉到红楼里粗不来神马的,不要太纠结啊啊啊啊啊啊……
------------------
谢谢不离不弃的地雷,我会好好写到最后的,mua~
于是看到地雷亢奋了下,又粗来一章,送给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