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听得弯弓弦声不断“嗦!嗦!“的连响了几声,余下三枝箭如同追星赶月一般,一箭衔一箭嗖嗖地射了出去,箭箭连环,一气呵成,令人目不瑕接。“腾騰騰!”三箭稳稳的把野果订在树干上。
杨鹏目瞪口呆,这水平,奥运会射箭比赛冠军妥妥的有木有,鼓掌道:“传说中的追魂箭,叹为观止!叹为观止!”
黑汉子的黑脸膛变得红黑低头道:“献丑而已,让小哥见笑了。”
很快大家都没了生分,杨鹏和大高个对练了几把特种兵的擒拿手,主要是针对人体关节的。
如此精妙的手法,也让三个军汉惊叹不已,问些诀窍,杨捷都分解动作一一解答。
过了会大家都有些乏了,四个人围坐在草地上闲聊。
杨捷便好奇的问现在陕甘三边的情况。
那罗雄先是长叹一声道:“这两年年成不好,雨水少,军堡的军户日子都不好过,好多都全家吃山间蓬草度日,饿死人的事情时有发生,人命贱如狗啊,都见怪不怪了。”
黑汉子接口道:“有些地方实在缺水,地里庄稼全旱死了,长官还要来征银征丁,屯子里的军户饿死的饿死,能动的都逃了,到了晚上整个军屯鬼蜮一般,只有狼嚎....”
又道:“我们高家堡还好,鞑靼人那边也旱,不好过,时常会来抢掠,上官为了保存战力,还能让咱混个半饱。”
杨捷前世听岳父讲过这段时期的异常气候变化,小冰河期进入高潮。气温骤然下降,气温最低的阶段就是明朝末期的这十几年。
从天启末年开始,气温骤然下降到了千年以来的最低点。
极度寒冷的时期骤然加剧,粮食产量骤然下降。
北方的酷寒使降雨区域不断南移,这导致了明朝北方几乎连年遭旱灾。
等几年,陕甘宁还会有十年不降雨的极端天气的出现。
杨捷回过神来,问罗雄:“罗大哥是四川人,天府之国再如何也能活命,为啥去那么苦寒的地方?”
罗雄拿出一个酒葫芦,打开盖子,灌了一口酒,递给傍边的黑汉子。
有些不好意思的笑道:“年轻时候好勇斗狠,在家乡犯了事,就一口气跑到陕西投了军,一晃都十年了。”
“说实话,这次回来是因为家中来信,家中有点小麻烦,叫我回来帮衬,就带了两个兄弟一起回来省亲。”
这时酒壶传到大高个儿手上,他喝过后,顺手就递给旁边的杨鹏,杨鹏想也没想就往嘴里灌。
三个军汉看在眼里,心想这富家公子不嫌弃咱粗野军汉,心中都有些感动。
罗雄继续说:“对了,还没给小哥介绍我的两位义兄,那大个子叫郝永忠,是选锋营的旗手,我们都叫他郝摇旗...这位是高顺兄弟,和我一样是斥候军的,他和他弟弟高杰都是箭术高手...”
“噗!...”杨捷一口酒吐了出来。
谁谁谁?!郝摇旗!李自成麾下大将!后来清兵入关,联明抗清被封为南安侯的郝永忠!
还有一个,高顺?没听过。
但他弟弟高杰...和郝摇旗一路的...会不会是拐了李自成小妾,后来做了南明四藩镇之一那个高杰?!
这可都是名镇一方的大反贼呀!
难怪这高顺一手弓箭了得,他弟弟高杰就是两军阵前,一箭把李自成射成独眼龙的箭术高手。
这罗雄他没听过,但是能和郝摇旗,高杰高顺称兄道弟,估计也是造反派中的大神级别人物。
可能为了隐藏真实身份,改了比较拉风的名字,像什么扫地王啊,闯塌天啊一类的,所以史书上没有罗雄这个名字也正常。
杨鹏瞧着眼前这几位,乖乖隆地洞!今天出门一定黄历看对了,穿越半个月了,终于遇见几个历史留名的牛人。
“哈哈哈哈...!”三个军汉以为杨鹏喝酒喝得急了,不适应这杀喉的劣酒,把酒吐了出来,都豪迈的哈哈大笑。
杨鹏用袖口抹了嘴,问黑汉高顺:“高家哥哥可是陕西米脂县人?”
高顺愣了一下:“在下正是米脂县人士,杨小哥怎会知道?”
“只是听过哥哥的口音像,果然是米脂县人。”杨捷内心想,果然是李自成的老乡,高杰的兄弟。
这时,罗雄对杨鹏说道:“天也不早了,我们还要赶路,杨小哥,就此别过了,他日有缘再相见。”三个军汉开始收拾东西,大高个儿去把马牵来了过来。
杨鹏哪里肯就此放过和这种神级反贼结交的机会,忙说:“我看着马上也要到晌午了,不如小弟做东!我们进城吃些酒饭再走,小弟还有些问题也好讨教。”
罗雄目光在成都方向停留片刻后道:“能结识杨小哥这样的耿直少年,是我们兄弟的福分。但罗某十年没回家了,这家乡就在眼前了,老父妹妹在家等着,归心似箭。”
转过头又对杨鹏道:“我们来日方长,阳城县离成都府不远,就改日再来叨扰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