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漠回到帐篷,没多久,除了二师兄,师父柳三针、三师兄金实、小师弟薛靖,相继走了进来。
看到韩漠正在换装备,柳三针点了点头。
“老五,《御陵八宝》都还记得吗?”柳三针问道。
“记得!”薛靖大声道。
“背出来让我听听。”
薛靖不敢迟疑,略作回想,背诵道:
“手持定星盘,背负镇邪剑;
前腰英雄血,后腰凤颜红。
腿缠封魂针,百宝怀中揣;
牢记御陵咒,长生步里来。”
柳三针略感满意,告诫道:
“定星盘、封魂针、镇邪剑、英雄血、凤颜红、御灵咒、长生步、百宝囊,这是我们御陵司的八件宝物,也是你们穿梭于阴阳两界的所有宝物,冥界很危险,想要活命,那就把它们保护好了。”
“是,师父!”
薛靖态度不错,柳三针放心不少,等到徒弟们都装备好了,他也打开背包,迅速地装备起来。
《御陵八宝》既是一首诗,也是御陵八宝的装备指南,是御陵司的所有前辈,历经数千年的“盗墓”锤炼,最终总结出的宝贵经验。
柳三针速度很快,装备好后,带着徒弟走进中心帐篷。
一师三徒,一老三少,步伐沉稳,神情严肃,手中拿着罗盘,背后插着古剑,如果穿上青袍蓄起长发,他们就是穿越时空的玄门中人。
李志清第一次看到这种画面,愣了好一会儿,终于回过神,他憋住笑意,调侃道:“老柳,难怪你活得这么滋润,原来你有祖师爷保佑啊。”
“祖师爷的手艺,代代都有传承,所以,才有我的今天。怎么,你嫉妒啊?”柳三针不客气道。
“我嫉妒什么?”李志清不屑道,“现在是崇尚科学的年代,祖师爷的那套老玩意儿,早都过时喽。”
“崇尚科学?我呸!”柳三针冷笑道,“崇洋媚外还差不多。”
李志清摇了摇头,态度高傲懒得争辩。
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这种守旧的老顽固,居然还活在梦里。
“老二,送我们下去。”柳三针吩咐道。
“是,师父。”
李行虽然也是柳三针的徒弟,但他从不下墓。
看到柳三针坐进筐里,李志清皱了皱眉。
“老柳,墓里的尸气虽然很淡,最好还是多散一会儿,现在下去,可是会中毒的。”
柳三针置若罔闻,示意李行把他送下去。
师徒四人相继下墓,李志清眉头紧锁,他是考古专家,受不了大墓的诱惑,可是,现在下去明显不妥。
想了好一会儿,李志清有了决断,他回到帐篷,带上口罩,跟在薛靖之后,也要下墓。
“李专家,你现在下去,可是会没命的。”李行提醒道。
“放心吧,我早有准备,再多的尸毒,也奈何不了我。”
李志清取出一只工艺精良的盒子,将盒子里造价不菲的几片药,小心翼翼地放进嘴里,就着口水咽了下去,然后,他戴好口罩,坐进筐里。
送他下去后,李行看了看蔡丰年,无奈道:“如你所愿!”
“这人树敌太多,我也没有办法。”蔡丰年叹了口气,想到李志清的精心准备,感慨道,“老李为了送死,真是煞费苦心。”
……
墓道很黑,好在头上都有矿灯。
墓道的后面,是严丝合缝的夯土墓墙,以古人的墓葬习惯,从这里到放置棺椁的墓室,最少还有两道墓门。
墓道高一丈,宽两米,角度向下倾斜,越往里走,距离地面也就越深。
墓道两侧,都有壁刻。
壁刻的内容,柳三针没有兴趣,带着徒弟,径直走向墓道深处。
“老柳,慢点儿走,这些壁刻,工艺精湛内容丰富,只要给我一点时间,我就能全部解读。”李志清急声道。
“你可以留下来。”柳三针直接道。
李志清噎得不行,满是遗憾得收回目光,无奈地跟在柳三针的后面。
“等等!”
突然,李志清好像发现了什么,急步走上前去,望着石壁凹槽,口中啧啧称奇。
“这可是上等白玉,竟然用来作灯盏,大墓的主人,不会是帝王吧!”李志清戴上手套,轻轻地碰了碰,感觉灯盏可以动,不由面露惊喜,“太幸运了,等级这么高的墓,居然没有被盗过。”
“你做什么?”看到李志清要把灯盏取下来,柳三针喝问道。
“当然是带回去研究了。”李志清面不改色,“灯上有很多古篆字,需要查找资料,慢慢解读。”
“你是盗墓贼吗?”柳三针质问道。
“我是考古学家!”李志清有些尴尬,严肃道,“我有证。”
“有证的盗墓贼!”金实最喜欢说真话。
李志清真想封住他的嘴。
李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