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柳管家把纸张买回来以后,风杨又让柳掌柜拿着自己写的一张纸上去买这些材料。
“少爷,这是什么字?”柳管家疑惑的看着面前的纸张上需要买的材料,有石墨,硫磺,还有松香,唯独有一个字,他不认识?
风杨看着柳管家指的一个字,说道,“那是锑(ti呃,对了,你们古代人好像叫铅?”
“铅?那玩意儿好像是有毒的啊?”柳管家愣愣的看着风杨。
“我知道,你只管买来就好。”风杨懒得解释。
中午吃过午饭,风杨就开始了自己制作铅笔的大计,把石墨磨成粉,所有的材料都磨成粉末,然后和松香一起加热融合,在把这些黑黑的溶液倒进让管家和两位丫鬟准备好的笔芯模具,只等冷却以后试试效果了。
这些丫鬟都疑惑的看着自家少爷做的黑不溜秋的东西,不明白在干嘛?
等做好的笔芯冷却好以后,风杨迫不及待的拿起其中一个,用菜刀削了起来,看着那熟悉的粉末,风扬露出了笑容,然后拿起一张准备好的纸张,放在桌子上写了起来,颜色有点儿黑,不过已经非常好了,风杨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这些笔芯差不多每一个都有竹签大小,风杨又用两根小木头包裹起来,做成后世铅笔大小的样子,用浆糊包裹好一层白纸,只等干了以后,就可以用了。
在招呼两个丫鬟也按着自己这样做起来。这次买的材料不多,但是还是做了几十根笔芯,供自己能用一阵了。
“少爷这是在做笔吗?”柳管家终于是看出风杨在做什么东西了,应该是一种书写用的笔。
风杨笑了笑,说道,“不错。”
接下来的两天,风杨就天天呆在书房里写写画画,大家只以为是风杨在用心的温习功课,准备考取功名了。
这天早上柳管家一大早就招呼众人叮叮当当的忙了起来,而风杨也被丫鬟秋月叫了起来,疑惑的看着管家在忙活。
风杨说道,“管家,你这是忙什么呢?”
“回少爷,今天是腊月二十三,要祭拜灶君了!”柳管家说道。
果然,风杨就看见自己家那厨房有一个供桌,墙上就是摆放着神像。风杨对这个不是很感冒,他不信神,但是现在竟然到了宋朝,还是入乡随俗吧!
早上恭送了灶王爷,风杨和大家丰富的吃了一顿,在主桌上只有风杨和风清雪小丫头,小丫头因为跟着风杨这些天,吃的好,睡的好,脸上也干干净净白白嫩嫩的了,简直就是个瓷娃娃一样,长大了估计又是一个大美人,可惜不会说话。
想到最近一直东忙西忙的,好久没有回王家村了,就跟管家吩咐一声,自己要去王家村。
柳管家连忙安排马车,带上一个护卫,和赶车的老何头,买了一些礼品就往王家村去了。
风杨只带着风清雪,连两个丫鬟都没带。
等到了王家村村口以后,风杨下了马车,这辆马车也是柳如实送的。由于前两天下了一场雪,此时好多地方都没有化雪,地上也比较湿滑,但是还算好,乡间的小路上,时不时的有一两块石板,这应该是王家村的人放的。
来到王老爷子的门口,风杨就大声的喊道,“老爷子,老爷子,风杨来看您了。”
从旁边的小茅屋走出来一位老人,老人还是一两件单薄的衣裳,看的风杨心里一痛,连忙从马车上拿起自己准备的一些衣裳,还有许多的补品,让自己和管家把这些东西搬进老人的家里。
“小哥儿,你能来看小老,小老已经很开心了,您又何必带这些东西呢?”老人开心的笑着对风杨说道。
风杨也开心的说道,“老爷子,最近有点儿忙,所以今天才来看您,对了,这是我妹妹清雪,她不喜欢说话,走走,咱们进屋。”
而这时候老奶奶也走了出来,看着是风杨来了,欢喜的拉着风杨的手,问最近过的怎么样,还拉着风清雪的手只赞小姑娘长的真好看。
“老爷子,村前这大片田地是谁的?”风杨问道。
这次风杨除了来看老爷子,就是准备给老爷子买些田地。
老爷子还没说话,到是站在一旁的柳管家说了起来,“少爷,这片田地其实是柳爷家的。”
风杨一听,就说道,“柳老哥的?”
“是的。”
“那好啊!回头我就找柳老哥把面前这片地买下来,到时候送给老爷子种。”风杨高兴的说道。
老爷子一听风杨要把村头这么一大片地买下来,送给自己种,连忙说道,“小哥儿,驶不得。”
“少爷,整个王家村这块差不多有七百亩地,这片田地都是上等田,差不多需要七百两银子,其实王家村人都是我们柳家的细户。”柳管家如实说道。
“嗯嗯,知道了!”风杨表示知道了,然后又对老爷子说道,“我把这片地买下来,到时候交给您打理,当然照样交给你们王家村人种,到时候您帮我照看,可以吧!”
老爷子这才笑着说道,“好的,我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