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客赵秧一个也不认识,很显然并不是赵家村里的人。来访的客人一共有四位,三男一女。
虽说赵秧并不认识他们,但这并不代表他们不认识赵秧,不认识赵鲤。就是因为这四位的到来,原本已经被赵秧服侍睡下的赵鲤,也不得不从榻上起来,主动出门迎接这几位贵客的到来。
不认识不代表没关系,来访的这几位跟赵秧关系非常密切,分别是赵秧的老丈人,大舅子,小舅子,以及未婚妻,按三国的说法就是外父,表兄,新妇。
第一次见到自己的未婚妻,赵秧表示有点尴尬啊,二十一世纪都没讨上一个老婆,到了古代却一不小心就成了。定睛一看,竟是个十一二岁的小萝莉,我的天啊!赵秧五雷轰顶,内牛满面。幸亏几位贵客来的有点晚,此时日落西山,天色昏暗,这才没人发现赵秧脸上阴晴不定诸多变化。
将老丈人一家子迎进门来,各自寒暄了几句,便直截了当的切入正题。原来,他们是来送婚来的。
汉代的婚嫁制度和习俗很简单,特别是在乡下,特别是在如今这战乱年代,一切从简。主要分为两个步骤,订婚,迎娶。订婚这步骤都是双方家长操办的,男女主角一般并不相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然后就是迎娶,大开宴席,送入洞房,这么几个步骤。这等盲婚,纵观古代那么些年,可没少闹出事情来。
古代讲究先成婚,再谈恋爱,日久生情嘛!对古人来说,能够谈一辈子的恋爱,也是一件五味俱全,幸福美满的事情,反正其间各般滋味,也就只有男女双方清楚。
至于迎娶,则有不少门道在里面。敲锣打鼓本是必不可少的,给乡里乡亲的摆开宴席大吃三天三夜也是正常的事情,至于闹洞房神马的,也……但是如今是在汉末三国,战乱年代,这些琐碎统统被老百姓们习惯性的遗忘了。
只要双方父母做出决定,男方下了娉,敲定好日期,到时间直接就能将人领走,自然女方也可以将人领上门,顺便带点嫁妆,以壮声势,给出嫁的女儿撑腰,以免女儿被男方看不起或是日后在男方家里受了欺负受了委屈。
如今赵秧的老丈人明显就是带着两个儿子,给女儿来撑腰来了。随后便是边洒眼泪边说道,自己是如何如何的将女儿拉扯到大,平时是当宝贝一样捧着供着,倘若女儿犯了错,那你可千万要包容她,呵护她,此外,自己的女儿是有多么多么的贤惠,多么多么的勤劳,今后就交付给你了,希望赵秧家能善待自己女儿,总之就是这类话。
赵秧感觉自己的老丈人演得太浮夸了,这明显就是来卖女儿的,如今都完成了交易,人交给我就好,没必要那么煽情,谁有闲工夫看着玩这个。
事实也正如赵秧所说的那样。赵秧的老丈人就是来卖女儿的!
赵秧的未婚妻一家姓姬,老汉叫姬耕,大儿子叫大牛,小儿子叫二牛,至于赵秧刚过门的妻子,小名叫雉,没错就是小野鸡。古代因子女难养育,而流行着一种取贱命则好养活的迷信。众所周知,汉武帝的小名就是彘,大肥猪。
一般来说,古代的女子要在及笄之后才能获得自己真正的名,但一般在女子出嫁的时候,家中的长辈也会在此之前给她取一个。
老赵家新妇的大名叫娃,也就是说她以后就叫姬娃了。虽然姬娃并不好听,但是这并没有多大关系,古代还有一种称呼妇人的方法,就是妻子随丈夫的姓,而妻子的姓放在后面作为自己的名,也就是说,姬娃如今又可以被称作赵姬。
赵姬可谓是出身坎坷,母亲因为生她难产死了,因此从小就缺少母爱。长大的时候又被父亲姬耕当男孩养,时时刻刻要干些脏活累活,但她父亲每天供应给她的饭食却相对少很多,只是勉强没让赵姬饿死罢了。
姬家有三个男人,他们吃饱了才轮到赵姬,毕竟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姬家的经济来源,生活依靠全仰仗家里的三个男人。更何况男儿可以传宗接代,女儿养大了也是别人家的,这种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就是在二十一世纪也不能被完全清除。
除此之外,姬家的人对赵姬也并不算好,特别是赵姬的父亲姬耕,一直以来都把赵姬当做家里的灾祸,无时无刻不想把赵姬弄出去。
古人很迷信,家里一旦经历了灾难困厄,特别是死脑筋的认为很长一段时间内,自己家的运道都不好的时候,就会怀疑家里出了什么灾祸,扫把星之类的。
在姬耕的认识里,赵姬刚出生,家里就死了婆娘,直接克死了母亲,这孩子多半就是灾星转世了。这孩子出世没多久,田地里的收成就不好了,连带着全国一整年都是荒年,随后几年更是天灾人祸不断,最后还闹了黄巾起义,好不容易叛乱平息了,皇帝还不让人省心,大兴土木的,搞得家里的生活更加困苦。
姬耕算来算去,家里的好日子就是从赵姬出世开始变坏的,十几年的苦日子怎么算都要算在赵姬头上。除此之外,这些年过来,家里动不动就少只鸡啊少只鸭的,最后连养了一年多的大黄狗也无声无息的消失不见了,这等离奇的事情,也只有妖怪作祟才闹得出来吧!赵姬多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