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龍少羽突然说道:“大王,末将有一事想请求大王。”经过这件事后,楚王对龍少羽满是内疚。
他说道:“将军但说无妨。”“末将是好剑之人,一直听闻楚国有一把镇国之剑,名为泰阿神剑。末将想看一看,还请大王准许。”
楚王听后很犹豫,因为这泰阿神剑是楚国镇国之剑,不是别人想见就能见的。
他犹豫可很久才说道:“既然大将军是好剑之人,那好吧。大将军就跟寡人来吧。”“谢大王。”
楚王来到雨幽他们身边后冷冷的说道:“你们都回去吧。”“是。”楚王听到后就带着龍少羽离开了。
雨幽看到后说道:“吓死我了,幸好有少羽,不然我真不知道后果会怎样。。”“是啊。我们现在还是快走吧。”“嗯。”
楚王带着龍少羽来到一间房间外后,就看到这里有两个守卫守着。那两个守卫看到楚王后连忙跪地说道:“参见大王。”楚王说道:“起来吧。”“谢大王。”“没有人来过这吧。”“启禀大王,没有。”“那就好。你们好好看着,如果有人敢擅闯,就地击杀。”“是。”
楚王说完后就带着龍少羽推开门进去了。这房间里什么都没有,只有最前面横放着一把剑。这把剑就是楚国镇国之剑,威道泰阿。
泰阿神剑也是铸剑大师欧冶子和干将所铸。但是两位大师却不这样认为,他们说泰阿剑是一把诸侯威道之剑早已存在,只是无形、无迹,但是剑气早已存于天地之间,只等待时机凝聚起来,天时、地利、人和三道归一,此剑即成。
泰阿神剑有一传说,相传当年晋国得知楚国有泰阿神剑,便想得到它。晋国当时最为强大,晋君当然认为自己最有资格得到这把宝剑,但是事与愿违,此剑却在弱小的楚国铸成,出剑之时,剑身果然天然镌刻篆体“泰阿”二字,可见欧冶子、干将所言不虚。晋君当然咽不下这口气,于是向楚王索剑,楚王拒绝,于是晋君出兵伐楚,欲以索剑为名借机灭掉楚国。兵力悬殊,楚国大部分城池很快陷落并且都城也被团团围住,一困三年。城里粮草告罄,兵革无存,危在旦夕。
这一天,晋国派来使者发出最后通牒:如再不交剑,明天将攻陷此城,到时玉石俱焚!楚王不屈,吩咐左右明天自己要亲上城头杀敌,如果城破,自己将用此剑自刎,然后左右要拾得此剑,骑快马奔到太湖,将此剑沉入湖底,让泰阿剑永留楚国。第二天拂晓,楚王登上城头,只见城外晋国兵马遮天蔽日,自己的都城宛如汪洋之中的一叶扁舟,随时有倾灭危险。晋国兵马开始攻城,呐喊声如同山呼海啸,城破在即。楚王双手捧剑,长叹一声:泰阿剑,泰阿剑,我今天将用自己的鲜血来祭你!于是,拔剑出鞘,引剑直指敌军。匪夷所思的奇迹出现,只见一团磅礴剑气激射而出,城外霎时飞沙走石,遮天蔽日,似有猛兽咆哮其中,晋国兵马大乱,片刻之后,旌旗仆地,流血千里,全军覆没。这件事情过后,楚王召来国中智者风胡子问道:泰阿剑为何会有如此之威?
风胡子说:泰阿剑是一把威道之剑,而内心之威才是真威,大王身处逆境威武不屈,正是内心之威的卓越表现。正是大王的内心之威,激发出泰阿剑的剑气之威!
龍少羽看着泰阿神剑,有些激动。他是好剑之人,看到如此神剑,怎能不激动。他感觉到泰阿神剑有一股若有若无的气势,这股气势直冲他的意识,看来是想震慑龍少羽。
他感觉到后心里说道:不愧是威道之剑,果然厉害。虽然比羽影差了很多,但是除却羽影,这世上不会再有任何一把能与之相当的剑存在。十大名剑果然个个非凡,不过能将这十把剑锻造出来的人,其本身远比这十大名剑更加非凡。
楚王看了一眼龍少羽,然后说道:“其实楚国有三把神剑,一曰龙渊,二曰泰阿,三曰工布。
当时的楚王命令风胡子到越地去,寻找欧冶子,叫他制造宝剑。于是欧冶子走遍江南名山大川,寻觅能够出铁英、寒泉和亮石的地方,只有这三样东西都具备了,才能铸制出利剑来。最后他来到了龙泉的秦溪山旁,发现在两棵千年松树下面有七口井,排列如北斗,明净如琉璃,冷澈入骨髓,实乃上等寒泉,就凿池储水,即成剑池。
欧冶子又在茨山下采得铁英,拿来炼铁铸剑,就以这池里的水淬火,铸成剑坯,可是没有好的亮石可以磨剑,欧冶子又爬山越水,千寻万觅,终于在秦溪山附近一个山岙里,找到亮石坑。发觉坑里有丝丝寒气,阴森逼人,知道其中必有异物。于是焚香沐浴,素斋三日,然后跳入坑洞,取出来一块坚利的亮石,用这儿水慢慢磨制宝剑。
经两年之久,终于铸剑三把:第一把叫做“龙渊”,第二把叫“泰阿”,第三把叫“工布”。这些宝剑弯转起来,围在腰间,简直似腰带一般,若乎一松,剑身即弹开,笔挺笔直。若向上空抛一方手帕,从宝剑锋口徐徐落下,手帕即分为二。斩铜剁铁,就似削泥去土,之如此,皆因取此铁英炼铁铸剑,取这池水淬火,取这山石磨剑之故。
楚王见剑大喜,乃赐此宝地为“剑池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