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天元赛半决赛
“棋手下棋总是会出现问题手,不在于他们实力的不足,而是他们太想赢了。想赢就会出现波动,想赢就会控制不了自己,想赢就会露出破绽。一旦上头,什么冷静啊镇定啊就全都忘了,只剩下了莽撞。”虞鸣晨拿着双蝉新鲜出炉的这盘棋,给国少队的人讲课。“学学她。”
三个字,重若千钧。
能走到此处的全是万里挑一的天才,不用多剖析,他们自然可以看懂双蝉vs李魏这盘棋里的她有多强大。
双蝉的控盘之外是控己,不说登峰造极,起码在这一局里炉火纯青。围棋充满了意外,或许只是撞见了这样的对手,恰逢自己状态极佳,才达成了这样的对局。
花无百日红,可花开了,不就够了吗?
戚歆之听着虞鸣晨解析双蝉落子的思路,他在想如果对面的是我,我会怎么下?
我可能会在这里冲一个,也可能想不到这场劫争要怎么打,还可能……不,我可能已经放弃了。
双蝉在后半盘的速度飞快,往往李巍愁思许久落下,她不足十秒就继而落子,完完全全压迫着李巍,告诉他“你所有的算路都在我的算路之中"。他的棋活在她预设的轨道里,每一步,都被双蝉早早地看穿。灭顶的压力,无望的前路,紧促的时间,被吞吃的地盘,摇摇欲坠的城墙,还有那黑云欲摧看不到尽头的连绵雷云。是个人,都要被打趴。
太令人毛骨悚然了,戚歆之打了个哆嗉。
前期序盘还有定式可以走,随着场面的复杂化加上局势的动态不一,棋手的计算量愈发增大,除了某些局部能比较怡然,哪怕是占据优势的一方,也可能会因落子过快导致出现漏勺。
以前一盘棋能下好几日,打卦暂停回去召集门生以寻求解法从而逆袭,并不少见。
有限的时间里,速度也是实力的证明,一如稳稳本手到最后的双蝉。李巍出了赛场直接崩溃,下午的饭都没吃,据说回去自闭了。<1晚上,双蝉在训练室摆了两盘棋,一盘是咎春在去年衢州烂柯杯冠军赛里的,一盘是刚结束的邸寄松与卫楚七段的。巧的是,这两盘涉及到的棋手她都认识且见过面。2013年六个世冠被打包直进国家队,冠军效用时间截止到第二年,咎春是2013年12月的三星杯冠军,他自然也在。只不过,他今年在国家队的时间不算多,经常外出。鉴于薄凌青尤晓畅对咎春本人有意见,两人若有若无地干涉了双蝉在这方面的社交活动,况且,双蝉的朋友太多了,国家队里的世冠和九段也太多了,她跟咎春的接触相比南恬邸寄松戎天籁等人,算得上稀少。<1跟咎春下过的棋,两只手都能数得过来。
所以这会儿就临时抱佛脚,再看看下一轮对手的情况。至于卫楚,他参与了去年晚报杯业余vs职业挑战赛,没跟双蝉下棋而已,勉强也能算得上认识。
手心手背都是肉,墨非果断选择手心的肉,前来支援双蝉。“咎春的棋……”
咎春现在的棋说不上好,他在2013年凭借三星杯冠军直升九段,原是三段。
段位不意味着棋力与之相等,三段的他不是只有三段的棋力,同样的,成为九段的他不代表立即就是九段巅峰期了。能拿到世冠,说明他那个时候处于棋力爆发期,再添了一点小小的棋运。2013年直升的棋手太多了,而这样的棋手在接下来的时光里都萌生了新的问题一一赛绩不佳,前途迷茫。
不得不承认,得到世冠,对棋手的心态会产生极大影响。正面的、负面的,均有。
任何人的学习都是螺旋式前进上升的,在这个过程中,挫败如影随形。棋手在这方面的反馈要更为明显,因为他们即时知道输赢,立刻能见到训练的成果。
戎天籁一年到头最好的成绩是国内赛亚军,邸寄松接连折在大赛的第一轮,谢瑰输棋输棋再输棋……
骄傲过后是挫败,训练强度带来的疲惫混着差劲赛绩,往好听的说是心智上的磨练,往难听的讲就是自己找罪受。
有人在这样的状态里逆转,有人则是止步不前。咎春2014年前半年还算努力,进了国家队之后就懈怠了,队内成绩一塌糊涂,勤奋也远不如他2013年的模样。20岁的世界冠军,21岁的32强都进不去,围棋好像只是短暂地爱了他一下。
下棋真的很无聊。
咎春被围棋耽搁的叛逆期,来了。
虞鸣晨相较天赋更看重勤奋,他不喜欢咎春,或者说,他不喜欢2014年国家队的咎春。
2013年的时候,国青队里的咎春,其实也蛮好的。言魁抓狂地想让墨非赶紧给出解决这类棋手低迷状态的方法,就是因为,这在围棋上太常见了,指不定谁哪天就突然这样了。包括言魁自己,也有过。
他明白,这都得自己扛过去,教练又不是亲爹妈,负责不了棋手的人生,可他见过一个棋手的朝气蓬勃,又怎么愿意去接受一夕之间颓靡下来的废物?咎春现在的棋不是差劲,是没有了心气。
九段落在了乙组靠后的位置,能赢棋但少了拼搏,像是一块坐在训练室的木头。
他的棋也干巴巴的,下着下着就没劲儿了。双蝉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