祀先人,祈福求子,预祝丰收啦。如果是书生呢,他们喜欢题佳人和金榜,如果是女眷小姐之类呢,自然就是题父母安康,或者是寻偶佳婿咯。”老秀才一边说,一边提起笔,展开一张事先已是裁好的红纸。“阁下,你要题什么心愿呢,说吧。”
说到先人,杜誉不觉又想到了娘亲,心亦凄然。他想了一会儿,突然一把夺过那老秀才手中的笔,展纸自己写了起来。
“哎呀,这怎么好呢,怎么能让你自己写呢。”老秀才边嚷,一边看杜誉写了些什么。“我告诉你呀,这个向神灵说出你的心愿呢,得先写能满足你这个心愿的神灵尊名,不要写错了就不好了,比如求婚姻,问月老呀,你若是求财富,就该写财神爷。啊,你这是写的什么,怎么看像是诗句啊,哎呀,哪有这样写的?”
杜誉停了笔,付了老秀才代人题字的钱,把题好的红纸条装好在河灯里,往他眼前一送。“我题了什么?呐,你自己看吧。”
老秀才将河灯拿近,借光细观,一看之下,顿时没话了。
杜誉来到桥上,正好司仪已毕,绳开灯行,游人纷纷涌向河边,将河灯顺水放去,然后依依而送,看着自己的河灯,慢慢荡向河中心,最后与别人的河灯,连成一片水上灯火,远去再也分辨不出来。
手中河灯点起,杜誉却没有放。他转步回船,看到那个舟子,已是准备妥当,正好在等他。
杜誉将河灯挂于船头,与舟子告别,将船划入河中,与那满河的万千河灯,一道远去了。
杜誉的河灯中所写,正是后来混元镇里,无数来往于此的文人墨客,齐齐称赞的,被奉为最佳最好咏之的一首。
那是一首五言诗,诗是这样写的:
幽水墨浸笔,
灯河白画船。
浮沉虚若梦,
人间在混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