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武侠修真>大剑> 【评点本】180十章 争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评点本】180十章 争峰(2 / 5)

是登山而已。也惊扰不到百姓嘛。”刘金吾春装舒简【娴墨:正与老徐二棉裤作衬。笑】。意气风发地就站在旁边。听到这儿笑着帮衬道:“侯爷所言极是。皇上。您看前面这山。名万寿山。虽不甚高。却可观尽京畿形势。当年成祖永乐大帝建都北方。又建陵于此。便是意在时刻提防鞑虏。让后世天子要拼死守住国门、守住祖宗陵寝。以保我大明江山永泰。百姓平安。成祖爷当年选址之时。想必也曾立于这万寿山上。临风览胜。观天下形势。您何不法而效之。一结先祖之余风呢。”【娴墨:要意义我就给你意义。恰似老艺术家讲的“你办这个干那个。必须要积极向上、要有教育意义”。这流氓耍得不赖。惟小流氓。方能对付大流氓。】

隆庆欣然振奋道:“说得好。”转向徐阶一笑:“阁老啊。您若是觉得身体难以支持。便在此等候。或是先回去歇息就是。朕与众卿去去就回。”向旁边使个眼色。冯保唱声道:“皇上起驾。。”【娴墨:冯刘常。已经形成三驾马车。冯保在头车。又是“二马”拉车。真应了小常那句“二马拉车不累”了。】

眼瞧常思豪等人拥驾前行。徐阶眉凝目冷。胡须飘抖。面沉似水。身旁有人凑近低道:“阁老。如今已然拦挡不住了。此刻若不跟上去。不知道他们还会在皇上身边讲些什么。说不定会对咱们大大不利。”徐阶嗯声压了口气。当下咬咬牙于后跟上。

常言说望山跑死马。万寿山看着虽近。但寻路走來迂蜒曲折。道路可是不近。常思豪、刘金吾这些人年轻力壮。登山涉水不在话下。隆庆坐在辇上由人抬着更是丝毫不累。徐阶这老腿却是愈來愈迈不动。走一程。拉开一点距离。走一程。速度便往下又减。越走越慢。越拉越远。李春芳和张居正分别让出身位。在左右扶持。百官中有一大部分人压在他三人后面缓缓而行。也有一部分人脚步轻捷。追随陈以勤。紧跟在皇上身边【娴墨:陈阁老腿脚不错。过年时的小病好了。笑】。

常思豪见计已成。估计再过不久就能将徐阶甩得远远的。一时大感快慰。手扶在辇上暗用内劲。辇夫觉得肩头一轻。走起路來更是轻捷。虽然山势见陡。速度反而越來越快。刘金吾和他交递眼神。暗自坏笑不已。行了一段。忽听步音潮响。常思豪回头一看。就见第二阵营的人忽然加起速度追了上來。为首一人平眉细目。面如银盆。将徐阶负在背上疾行追來。步履轻捷如飞。

刘金吾向后略坠。贴耳过來道:“那人便是谭纶谭子理。”常思豪冷眼瞧着道:“坛子里。那是被腌的咸菜。还是罐养的王八呢。”刘金吾听得窃笑。眼见对方愈追愈近。也便不再说了。

一行人登上山脊。隆庆下辇。在众人护卫之下亲自爬上顶峰。放眼望去。但见高天蓝彻、岭上云白。清泠泠阳光如洗。四周山峦层叠。虎势龙威。气象万千。立身其间颇有孤影离尘之感。山风过处衣袂飘飞。更具乘风若仙之姿。他胸襟一阔之余。腰板也不由自主地挺拔起來。感叹道:“凌峰迥眺。才见物华锦绣。回首來路。方显踵底尘幽。古來登临之意。朕知之矣。”【娴墨:隆庆原是裕王。以前倒不受憋。当了皇上反不如当以前自由。闷得厉害。才有此语。爬个万寿山就如此。要到泰山祭个天得乐成什么样。】

常思豪笑道:“皇上。经您这一说。我倒忽然想起一个故事。”

隆庆道:“哦。说來听听。”

常思豪道:“说有个人。去找老和尚问如何参禅才能开悟。老和尚尿急。说我上完茅厕再告诉你。走到门边。回头对那人说:‘你看。都说我是得道高僧。可惜撒尿还得自己去。’”

他这话甚是粗俗。隆庆倒也不怪。当风而笑道:“是啊。有些事情。是别人替代不來的【娴墨:读书何尝不如此。读书不思考。等于拿眼睛往纸上涂黑。涂了一行又一行。再看一遍。竟全是黑道子。又非读书如此。天下事实都如此。】。若非听贤弟建议登高一观。想朕今日绝不会如此开心。”

徐阶上得峰來已被谭纶放下。此刻递过眼神。谭纶会意。近前來施礼道:“皇上。臣对此地颇为熟悉。愿为皇上解说地理风情。”隆庆点头许了。谭纶向前迈了半步。插身挡在常思豪之前。扬臂西指道:“皇上。从此向西五十里便是居庸关。关外是八达岭。当年成吉思汗即破此关而入。长驱大进灭了金国。如今关城乃我太祖爷命徐达所建。是为京西最重要的一道关隘。”

隆庆缓缓点头。

谭纶手指横移。“向北五十里则是黄花城。那里九分山水一分田。形势险峻。水连渤海。西映居庸。也是京师重要的门户。西北则为慕田峪。长城由此向东去。过密云、大华山。便远连黄松峪、马兰关了。这一线皆属京师屏障。为鞑靼、土蛮、朵颜等经常寇犯之所。”

隆庆向在京师之内。极少出行。虽看过地形图。毕竟不如眼前实在。心想鞑靼、土蛮之辈。动辄率十万之众。奔袭侵略。如狼似虎。仅靠那几处关隘。一道长城。岂能拦挡得住。边防一个不慎。就要导致兵溃围城。有灭国之虞。不能不让人忧虑。想到这儿凝目说道:“今日朕躬谒我祖考陵寝。始知边镇去京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