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武侠修真>大剑> 【评点本】180十章 争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评点本】180十章 争峰(3 / 5)

切近如此【娴墨:以前从沒來拜过。何以故。嘉靖藏于深宫修道不來祭祖。故儿子也沒有跟着來的机会】。如今边事久坏。朝中却无一人为朕实心整理。幸有云中侯前日从辽东归來。带回边北真实情况。朕才知边境实有垒卵之危。朝中欺上瞒下。报喜而不报忧。奏章中但逞辞说、弄虚文。言无一真。将來岂不误事。谭爱卿。你在兵部已久。还当替朕把这份心操起才是。”

谭纶忙躬身道:“是。如今边况疏弛至此。臣之责也【娴墨:先领罪再讨活干】。”又凑近些许:“皇上。京师、陵寝均为腹心重地。与虏营近密。蓟镇藩屏于东。宣镇股肱于西。为京师左右之强辅。若能使二镇守臣实心干济。京师必可恃之无忧。然而如今两地文武官员矛盾重重。自相参商。内耗严重。人浮于事。臣几度有心整理。奈何下面部属各有來路。关系错综。牵一发而动全身。实令臣裹足难行。”

隆庆眉头皱起。道:“那依爱卿之意。该当如何呢。”

徐阶已经缓过气來【娴墨:上峰是谭纶背他。反是谭纶说了半天话。老徐才缓过气來。可知老徐是真老了】。适时近前拱手道:“皇上。军务之事。与政务不同。需得疾警决断才好。以老臣之见。应当将边北辽东、宣蓟一线官员进行重新清理安排。一应军务交由谭大人亲力主持。令得专断。勿使巡按、巡关御史参与其间。以免多生议论。使其跋前踬后。进退两难。”

常思豪大急。本來的计策就是撺掇皇上爬山。欺徐阶年迈。将这老家伙甩得远远。以便让自己能够畅所欲言。不料布署却被打乱。此刻徐阶二人你一句他一句递得紧凑。眼瞧就要把谭纶给强推上位了。他赶忙插进來道:“皇上。这一线边防。东西绵延两千余里。岂是一人掌管得來。李将军在辽东多年。作战经验丰富。不宜轻动。至于山海关、永平到京师、万全都司这一线。不如划地分军。由戚大人和谭大人各统一半。”

徐阶笑道:“继光乃将才。只可打仗练兵。不懂战略布局。何堪帅任。况三权分立。令不能行。乱之由也。侯爷这话。恐怕有欠考虑。”

常思豪知道此时不争。便再无希望了。大声道:“带兵打仗乃是真刀真枪。并非纸上相谈。阁老品论短长言之凿凿。想必是久经沙场。懂得为帅之道了。不知阁老一生几次带兵出战、有何斩获、立过多少军功。”

他一边说一边晃着膀子逼步向前。身躯逆光泼影。将徐阶的矮小身子包裹在一片阴森里。

周遭群臣见他虎威凛凛。无不震怖。不少人缩手于袖。抖衣而战。

强烈的压迫感和风而來。令徐阶胡须顺颈飘摆。不由自主退后半步。足跟却卡在一块石棱上。身子一歪向后跌去。。

斜刺里蓦地伸來一只手。将他手心扶住。谭纶道:“阁老小心。”

“哈哈哈哈。”

徐阶略定一定神。哈哈大笑。直身形甩大袖摆脱了谭纶之手。一拢颌下迎风飘洒的白须。移开目光笑道:“戚继光带兵作战。屡战屡胜。主要是靠鸳鸯阵法和火器之利。换而言之。他一向打的是战术。若论用兵布局之道。他比俞大猷还差上一截。更别说和谭大人比了。这一点朝廷早有公论。岂是老夫信口胡言。其实用兵无非是用人。正如戚大人知道如何用兵一样。谭大人也知道如何用他。大家分工明确。如臂使指。作战才能够有力。若是偏要用手指代替头脑。未免有些本末倒置了。不过。侯爷总在前方冲锋陷阵。对这些知之寥寥。却也怪不得你呀。哈哈哈哈。”

常思豪听得脑中血管蹦跳。只觉一阵目眩。手脚发冷。身子在风中竟有些打晃。

隆庆听时一直在凝目思索。这会儿摆了摆手。示意都不必再说。肃声道:“谭纶接旨。”

“臣在。”谭纶扑嗵跪倒于地。

隆庆道:“进你为兵部左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蓟、辽、保定军务。”谭纶叩首道:“臣遵旨。”隆庆放眼山峦之间。又静了一阵。续道:“辽东之事。就先交给李成梁罢。传朕旨意。即日起从各地抽调五万精兵入京操练。充实北防。调戚继光进都督同知。总理蓟州、昌平、保定三镇练兵事。总兵官以下悉受节制。”

常思豪听得明白:这是把戚大人安排在了谭纶下面。他被人家压着一头。以后日子怎能好过。心下正焦。只见徐阶躬身领了旨。又说道:“皇上。既然边北土蛮暂退。又有谭戚二位大人负责练兵防御。想來京师安危便无忧矣。倒是俞老将军在南方不知情况如何。老臣很是放心不下呀。”【娴墨:顺势。则势如破竹。老徐审时度势的能力强小常太多。比如今日商业谈判。大处谈不成。可转谈小处。几项说合了。诚意都见。再削砍正題。彼此都容易让步。反过來也是一样。】

隆庆点了点头。抬眼來向常思豪看來:“贤弟。你刚从边北辽东回來。车马劳顿。本当在京多歇两日才好。然贼势令人心忧。俞老将军势单力孤。还望贤弟能不辞劳苦。前去助他一臂之力。”

常思豪瞄了眼徐阶。心知皇上这话出口。自己此一场争斗已是完败。缓缓低下头去施礼道:“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