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霸宋西门庆> 第二五章 将军与宗室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五章 将军与宗室(2 / 3)

七次升迁后成为节度使。这辈子就算到头了。

徽宗笑道:“今日金枪班徐宁领兵讨逆。军中少一名监军。不知哪位爱卿愿领此任啊。”

众宗室子弟面面相觑。虽然当了监军可以出东京玩玩。但比起鞍马劳顿的军旅生活。还是当空头王爷混吃等死來得安逸。何况若做了监军。和武臣有了接触。就成了有缝儿的蛋。若日后被人进谗言。那可够人喝一壶的……

一瞬间。老奸巨滑的家伙们就决定。。这个监军不当也罢。

但宗室子弟里不全是老奸巨滑。至少就有一个楞头青。

这小伙子名叫赵羽。父母都沒了。天不收地不管。也沒人教导他那么多忌讳。他刚当上了小将军。正欢乐得不行。只是南班官属武职。宋朝歧视武职。文官三到四年升一迁。武官要七年才升一迁。虽然现在改成了五年。但赵羽年轻气躁。哪里等得了那么久。

趁着现在有个当监军的机会。赶紧霸占住了。等这回打仗立了功。说不定还能连升三级呢。想到这里。赵羽“啵”的一下就蹦了出去。大声道:“小臣愿与我主分忧。”

众宗室子弟又对望一眼。彼此心中叹息道:“还是年轻人憨厚啊。”

不过也好。有了出头的椽子。也省了官家亲自点将。免了他们多少麻烦。小羽子也算是舍己为人了。

于是朝议已定。由金枪手徐宁领军。小将军赵羽监军。起精兵强将。去讨伐反叛的呼家逆贼。至于梁山匪徒。大家似乎都已经忘记了。安外必须先攘内嘛。

当然。被梁山宰了兄弟的高俅是肯定不会忘的。但谁让他倒霉。推荐的呼延灼竟然杀了监军反叛了。要不是仗着徽宗的宠信。这一回就叫他在官场上万劫不得翻身。因此高俅也不敢多事。只在家里寻了一帮酸丁。帮他写乞罪的奏章。

杨戬对八百里梁山蕴涵的财富当然也是念念不忘的。但推荐呼延灼他也有份儿。因此也象高俅一样。准备当几天缩头乌龟。他们可比不了蔡京。蔡京只写了篇青词。跟呼延灼半点儿牵扯都沒有。只有他们两个倒霉。

其实蔡京也很倒霉。家里有个美人固然是赏心悦目。但若是这个美人整天窝在你怀里为哥哥哭哭啼啼。那也挺闹心的。所以一散朝。蔡京就把徐宁、赵羽召到自己家里來。好言勉励了一番。比征讨梁山时可要上心多了。

最后蔡京问道:“此番征讨反叛。你二人可有方略。”

赵羽兀自沉浸在太师召见的喜悦中无法自拔。别看他是姓赵的宗室子弟。其实赵家的宗室受待见的可真不多。南班官是卑贱的武职不说。行事稍微出挑一点儿就会受到当朝的猜忌。百官对他们的态度也很模糊。。象今天这样到名震天下的蔡太师府上喝一杯茶的机会。以后怕是再也沒有了。

所以赵羽抱着天青盖碗直运气。他无比珍惜这次太师府做客的机会。以至于神驰天外。蔡京问他话他都沒听见。

徐宁却是恭恭敬敬地道:“启禀太师。小将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蔡京正容道:“关系国事。自然要畅所欲言。”

徐宁便道:“呼家将虽为叛逆。但呼延一族。勇将辈出。禁军虽多精锐。斗起将來。只怕也是双拳难敌四手。”

蔡京捻须道:“徐将军何以长他人之志气。灭自家之威风。”

徐宁从容道:“太师垂询。不敢不以实告。”

蔡京点头。脸上微露笑意:“徐将军果然有古时名将之风。不骄敌。不惧敌。此战胜已六七。。徐将军放心。将军先行。老夫自当选天下州郡勇将。为你后应。”

徐宁大喜谢道:“劳太师费心。只恨小人无以为报。”

蔡京这才道:“徐将军不必客气。青州知府慕容彦达。如今虽身陷叛军之中。却气节凛凛。义不从贼。真乃国之干城。老夫生平。最敬重此等忠信之士。今日便请将军留心。青州一行。务要解救慕容彦达性命。。国家之脊梁。岂容轻折乎。”

徐宁深深点头:“小人谨记太师教诲。”

言语交代完毕。徐宁赵羽辞出了太师府。将军监军又彼此客气几句。分头去了。

徐宁回到家中。吩咐娘子道:“今日官家有旨。命我领军出征。讨伐反叛的呼家将。明日点校兵马。准备辎重。最多两日后便要出军。我那副雁翎锁子甲。你叫家下人等与我准备妥当了。”

娘子忧心道:“我虽是妇道人家。也知道呼家将英勇难敌。官人此去。须得小心。”说着便想落泪。

徐宁急忙宽慰道:“你看你。话未说得几句。倒把眼睛红了。。我有宝甲护身。蔡太师又许我精兵猛将做接应。呼家将虽勇。哪里奈何得了我。娘子放心。我这番出军。必给你挣一封诰命回來。”

娘子拉了徐宁的手道:“休说甚么诰命。只要你平平安安的回來。就是我的福了。”

徐宁开解了娘子半晌。娘子才略解愁怀。好奇道:“呼家将世代忠良。怎的说叛就叛了。”

长叹一声。徐宁摇头道:“这就是我们武将的命。也不必多说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