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秦岳家的秘事> 第5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章(1 / 4)

三年以后,师傅说:“你需要学些防身技艺了,你尘缘未了,将来势必要行走江湖,要有保护自己的能力。功夫不需多,只要精。”

这三年,秦忧和师傅有了深厚的感情,情同父子。他有些撒娇地说:“我啥也不学,就跟师傅在一起。”

老道对他也是宠溺有加,摸着他的头说:“傻孩子,师傅也不能永远跟着你,你得学会保护自己呀,再说关键时候也可以安良除暴。”

秦忧说:“我就跟着师傅,哪也不去,也不用保护自己,咱们这里的老虎都不伤人,我不学功夫,也用不着功夫。”

这几年,老道明显衰老,再好的功夫也留不住岁月。对这个平生唯一的徒弟更是疼爱,轻声说:“徒儿呀,你要是不学,为师这点家当都丢了,到地下你师祖都得责怪师傅。师傅不让你学多,就学一套步法和一套掌法,好吗?”现在是师傅求徒弟了。

秦忧说:“我虽然不需要武功,但师傅让我学啥,我就学啥,我听师傅的,我最愿意的就是和师傅说话。”这个时候秦忧才十三岁,而且秦忧还不知道,自己已经有了绝顶内功的雏形了。

老道给他演示了一套步法,然后又打了一套掌法。秦忧自幼就绝顶聪明,这几年经过老道的培育,更是一日千里,聪慧异常,过目不忘。老道走完步法,打完掌法后,问他:“记住没有?”

秦忧实话实说:“步法记个大概,不明白,掌法连一半也没记住,更不明白。”

老道笑了,他之所以收秦忧为徒,就是看中他的这种纯真和聪颖。“那为师再多走几遍。为师学时,半年才记住的,为此,你师祖爷不知训了为师多少次,你比为师强多了。”

闲暇的时候,师徒两人常常漫无边际的交谈。师傅说:“江湖人都想学武功,学高深的武功。但他们学武功的动机不纯,或是为了功名,或是为了利禄,或是为了复仇,带着种种目的来学艺,极难达到顶点。在学武功时,又往往痴迷于那些花哨的招式,套路,却忽视了最简单最基本的东西,而这些最基本的东西才是武功能练到极致的基础。确实一些剑法、刀法、拳法、枪法打起来特别好看,其实并不实用。真正的武功就同内功一样,要返璞归真。武功有虚招实招,高深的武功是虚实相间,虚实是可以转换的,虚可变成实,实同样也变成虚。真正的杀人只是一招,捅了几十刀才致命的武功,只能说瞎猫碰上死耗子,是运气,是狡幸。有人说世上武功,惟快不破,又有人讲,一力降十会。都对,如果把这两者真正结合起来,并且做到,既快又强,那就可以纵横江湖了。所以为师教你的不是太多的招式,而是在内功强大的基础上,做到既快又强,一击毙命。学习武功,和学习其它一样,道理相通,大道自然,简单,万法归一。”

在师傅的启发和引导下,秦忧对武功也越来越感兴趣了。有时央求师傅再多教他几套,师傅欣然教给他。更多的时候,是把一些主要门派的至高招数演示给他看,和他一起分析其中的优劣及破解方法,并嘱咐他不要贪多,只要明白其中的精髓,不被欺骗找到破绽就足矣。

除了传授内功和招数外,师傅精通雌黄。他说:“人是大自然的产物,没有天地,就不可能有人,只有人与天地合一,才能真正的返璞归真。人体的经络运行规律同样和天地的构造运行规律一样,精通医术,做到内五行和外五行合一,既可以治病救人,又能促进武功的修练,两者相辅相成。”

春来秋去,秦忧上山已经七年了。一天,老道把秦忧和杜三都叫到一起,面容肃穆,两个人都不知道所以,静静坐在一边。老道缓缓地说:“杜三,你到山上已经七年了,我教你的几套功夫也都大成了。你知道不,这几年,我主要教你的不是功夫,而是磨砺你的杀伐心性。你明天就下山吧,你的功夫足可以傲视江湖了。几年之后朝廷要北伐了,到时你去投军,你的命就是疆场。我估计几年之内还不能开战,下山后先娶妻生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杜三泪流满面,跪拜泣声说:“师傅,我不想下山,我要陪你一辈子。”

老道冷然道:“我不是你师傅,我只是忧儿的师傅,我只有一个徒儿。虽然传你一些技艺,也都是一些皮毛,但你不能对外人讲是我教的。你和忧儿以后还会见面,那是你们两人的缘份,我不想干涉,也不想知道。我让你下山,不是为了赶你,因为我们的缘份已尽,人生没有不散的宴席,好自为之吧。”

秦忧舍不得杜三走,这些年两人虽然年龄差距很大,但感情非常好,他说:“师傅,就让杜三留下来吧?”

老道说:“不是我不想留他,是他不是这里的人,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命运,就让他尽自己的义务和责任吧。”

杜三知道不是老道嫌弃他,再说他也确实没想在这里终生,只是为了报恩,既然如此,也不想说什么了,叩了三个响头说:“大恩不言谢,我杜三这辈子就跟定公子了,只要公子有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道长只是笑了笑,不出一言。

杜三回头对秦忧说:“我走了,你要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