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心战天下> 第9章 石重信中计殃大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章 石重信中计殃大军(1 / 4)

不几日,大军进入滑州,郑滑节度使刘知远、滑州守将张万迪率众出城相迎,向石重贵、石重信介绍战况,言滑州城小,无法容下二十万大军。石重贵遂决定大军在城外扎营,修整一晚,明日开战,攻取邺都。

次日天明,石重贵聚将议事。一番讨论之后,在监军石重信的强烈推荐下,决定派遣辅国将军张从宾率本部人马三万为先锋,进攻邺都,石重贵自率主力以为后援。

你道这张从宾何许人也?张从宾乃张颢之子。张灏者,正一教第二十代教主张谌之弟,正一教现任教主张秉一之叔也,三十年前,为江南第一高手,也是当年武林中响当当的人物。这张灏当年与其兄张谌争教主之位不成,一气之下,离开龙虎山,闯荡江湖。时值天下大乱,江南群雄纷争,张灏凭借一身卓绝的武功,招揽了不少英雄,占据洪州、吉州、信州等数个州郡,称雄一时,与当时最大的割据势力杨行密分庭抗礼。后来,在一次战争中,张灏被杨行密手下第一高手徐知诰的玄光神掌击败,重伤而死,所建立的基业也土崩瓦解。当时只有十三岁的张从宾,被正一教教主张谌救上龙虎山,秘密收养。张从宾长大后,勤练武功,立誓要为父亲报仇,然正一教一向醉心修道,远离纷争,自是不能容忍他这种想法。张谌羽化后,现任教主张秉一怕其生事,招惹南吴朝廷,连累正一教,便找了些事由,逼其离开龙虎山。张从宾下山之后,投靠当时天下第一高手李存勖,想借其力量灭掉南吴,杀死徐知诰。不料李存勖会打天下,却不善治天下,称帝之后,宠幸伶人,重用宦官,兵变被杀。张从宾梦想落空,只好蛰伏待机,先后又追随李嗣源、李从厚、李从珂,然这几位皇帝资质平平,无雄才伟略,张从宾几番进言,劝朝廷攻打南吴,都没动静。石敬瑭建立大晋后,他又改投石敬瑭,可是石敬瑭一心想完成石家祖训,也无意开疆拓土。张从宾认为楚王石重信最有可能继承皇位,于是又依附楚王。总之,张从宾苦心孤诣,却天不遂人愿,直至今日。

张从宾奉兵马大元帅石重贵之将令,率军来至邺都城下,见城中守备森严,心中惶惶,命人叫阵。不一会儿,范廷光来至城头,大声道:“从宾老弟,别来无恙?”

张从宾道:“范廷光,你枉顾圣恩,率众作乱。今本将军奉旨讨逆,还不开城来降,否则,张某一声令下,定叫你等玉石俱焚,死无葬身之地。”

范廷光道:“张将军,石敬瑭弑君窃国,称臣异族,为世人所不齿,你又何故为他卖命。”

张从宾道:“向来天下,有能者居之。李从珂昏庸无能,我大晋皇帝不过是顺天命,应人心耳。更何况,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乃为臣本分,何来卖命之说。”

范廷光哈哈大笑,许久乃止,道:“好一个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张将军,当年你投靠庄宗,寄身明宗,追随慜宗,请问你食的是谁的禄?该忠谁的事?”

张从宾一时语塞。

范廷光缓和语气,诚恳道:“张将军,我知你并非多变之人,你忍辱负重,蛰伏多年,实有感人之由。你若听我一言,我保证助你得偿所愿。”

张从宾一听,知他话中有话,心道,难道他知道我的真实身份?

范廷光见张从宾表情有异,知他心有所动,便飞身至张从宾马前,小声道:“张将军,此处不是说话之处,今夜亥时,我在此等你。”说完又飞身上城,大声道:“张将军,你我曾同朝为臣,即使相战,也应讲究先礼后兵,今日你暂且退兵,明日我们大战一场。”

张从宾心想,自己隐忍谋划多年,至今仍一事无成,范廷光所言,虽不能全信,倒也不妨一听。于是下令退兵十里,安营扎寨。

当晚亥时,张从宾如约而至,范廷光为表示诚意,在护城河边,设立一小帐,独自一人,站在帐口,早已等候多时。范廷光道:“从宾老弟,我知道你一定会来。”

二人进入帐中坐下,张从宾道:“范兄,特殊时刻,我们还是开门见山,今日战前所言,是何意思?”

范廷光道:“从宾老弟,恕我冒昧问一句,你隐忍十数年,是为了报父仇吧?”

张从宾道:“你,你是怎么知道的?”

范廷光道:“我知道的,远比这多。三十年前,你父亲张灏,武功盖世,称雄江南,然被南吴大元帅徐知诰所杀,你投靠先帝,就是想借助朝廷大军,攻灭南吴,杀死徐知诰。我说的不错吧?”

张从宾叹道:“不错,可惜我经营多年,仍一事无成,我愧为人子啊。”

范廷光道:“从宾老弟,孝心可嘉,感天动地。俗语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可是三十年,就不能说不晚了。如果仇人已死,你找何人报仇去?时不我待呀。”

张从宾道:“范兄所言极是,然徐知诰武功极高,权势极大,想要杀他报仇,谈何容易?”

范廷光道:“若是以一人之力,自是难上加难,如果以一国之力,就容易多了。”

张从宾道:“范兄此言是什么意思?”

范廷光道:“只要你能助我恢复大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