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张君宝、郭威、刘知远撤退华山,来至渭水桥边,赵京娘、柴守仪、赵普已等候多时,看见三人平安前来,才算松了口气,放下心来。张君宝不见陈抟老祖,急道:“老祖何在?”
赵京娘道:“老祖在那边船里睡大觉呢。”
张君宝忙跑过去确认,未至船边,就听见两人鼾声此起彼伏,如雷如歌,走进船舱一看,陈抟老祖和赵匡胤睡得正香。众人见此,皆会心一笑。
郭威道:“师兄,如今华山被占,我们该去何处安身?”
张君宝从小在华山之上长大,那懂得这世间俗事,便道:“你这可问倒我了。”
柴守仪道:“郭大哥,回邢州吧,我们柴家庄那么大,有的是地方让你们住?”
郭威不知可否,他看着张君宝,张君宝是师兄,此时此刻,去留与否,还得听张君宝的意见,便道:“师兄,你说呢?”
张君宝道:“去哪都行,只是我担心神龙教不会就此罢手,若是追来,将是一场恶斗,去柴家庄,只怕会连累无辜。”
柴守仪听到张君宝此言,担心连累父兄,便不再做声。刘知远心想,自己身受这些人救命治伤之恩,说到底,这华山丢了,自己也有一定责任,便道:“小兄弟,去魏州吧,刘某不才,也是魏州节度使,那里有精兵数万,青龙再是厉害,我想他也不敢擅闯幕府。”
张君宝心想,老祖安全第一,目前无可去之处,也只能如此了。便道:“那就叨扰刘施主了,暂且到魏州容身,待老祖醒来,我们在做计较。”
于是众人上船,顺河直下,打算转道洛河,借道洛阳,前往魏州。当船将要驶入宝鸡境内时,赵普突然道:“那小红马还寄养在华山脚下农户家里,我们此去魏州,不知何时能回,匡兄弟嘱咐我要妥善照顾此马,这如何是好?”
赵京娘道:“赵施主不用担心,华山百姓素来敬仰老祖,知道你是老祖客人,定会好好照顾小红马的。”
赵普道:“姑娘说的极是,只是那小红马于我等有救命之恩,匡兄弟又再三嘱咐,我这终究是放心不下。且让船靠岸,我回去把它找来。”
郭威道:“你一文人,万一遇见神龙教的人,岂不危险?要去还是我去吧。”
柴守仪道:“郭大哥,华山如今已成神龙教据点,太危险了。”
刘知远曾因换马救石敬瑭而发迹,对马有着特殊的情感。自己又身受赵匡胤厚恩,那小红马也将自己从壶口瀑布一直背到华山脚下,听了这些言语,岂能无动于衷,便道:“小红马于我有大恩,若非有它,我可能到不了华山了,我去吧。你们先行前往,我随后赶上,咱们在鸡峰山下见。”
众人见他言语决绝,计划已定,便依了他,赵普自是言谢不已。刘知远走后,众人继续赶路,很快进入宝鸡,行至鸡峰山下,便按照约定,停船靠岸,等候刘知远。此时,众人饥肠辘辘,郭威便提议自己去附近村子里找些吃的,柴守仪便陪着去了,赵京娘也吵着要去,于是三人离开,只剩下张君宝和赵普。赵普年岁比张君宝大将近一轮,又一心在赵匡胤身上,两人无话。张君宝一人无聊,便站在河边,瞭望鸡峰山,只见群峰叠翠,山松互衬,三座高峰直插云霄,秀丽苍润,巍峻挺拔。美景入眼,灵感入心,张君宝灵光一闪,对“无极神功”心法中的“天地人三才一体,日月星三光同源”一句有所感悟,心中大喜。后来,他得道之后,故地重游,想起今日所感,乃自号“三丰”,以此传世。
不一会儿,郭威、柴守仪、赵京娘拿了一些食物回来,大家尚未吃喝完毕,就听见一声萧萧马鸣,正是刘知远骑着小红马回来了,还带回了不少的干粮,大家自是纷纷称赞刘知远是有心之人。当时天色已晚,大家吃饱喝足,便和衣而睡。次日天明,众人重整行装,牵马上船,继续前行,十几日之后,进入洛河流域。
却说赵匡胤依照陈抟老祖所教,运行“长睡神功”第一重心法:“心归元海,神潜阴阳。人曰修道,我却蛰心。默藏其用,息之深深。白云高卧,世无知音。”很快便进入睡眠状态,刚开始,沉睡如死,一无所知;过了二三日,杂梦连连,心神不安;又过了二三日,似醒非醒,似睡非睡。恍恍惚惚中,只听见陈抟老祖在耳边念道:“常人无所重,惟睡乃为要。举世皆为息,魂离神出窍。觉来无所知,睡去心更纯。不知梦是梦,始知尘非尘。至人本无梦,其梦为游仙。真人本无睡,睡则浮云烟。睡中生灵药,梦里别有天。欲知睡梦里,人间第一玄。”
赵匡胤知道陈抟老祖在给他传授“长睡神功”第二重心法,乃用心记诵,逐字逐句体会其中精义,来到“不知梦是梦,始知尘非尘。”一句,不知其意,想要求教,尝试数次,却硬是说不声来,他才想起自己原来是在梦中。赵匡胤只好自己揣摩,苦思许久,才明白大概。赵匡胤心想,我能觉察到自己在梦里,还是魂未离、神未出,没有达到“不知梦是梦”的境界,看来还要继续研习“默藏其用,息之深深”。如此又过了几日,赵匡胤终于完全学会了“长睡神功”第一、第二重。这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