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新明一五六七> 第261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61章(2 / 3)

但其政务繁忙,责任重大,应该由年富力强、精力充沛的人方能担此重任!’。”

“除去这官员论资排辈,还有就是高大人所言的第五点荫叙官员的问题!靠父辈显赫的功勋而被委任官员在我大明可谓是大有人在。这样不仅打击了普通仕子们的进取之心,还会造成社会发展的畸形!有些无德无才的二世祖只会空耗国家的粮饷财务,更有甚者仗着自己的父辈的蒙荫做出一些欺男霸女之事!时下最典型的便是前首辅徐阶的儿子,不知报效朝廷,还靠着徐首辅蒙荫在地方上欺男霸女,巧取豪夺他人田产;实在是我辈的反面典型!”

张朝此话一出,整个朝堂之上炸锅了;纷纷对张朝之言议论纷纷。张朝却不为言动,继续在哪里讲演着:“说道这里就不得不说一句,官员任命中出现的同科之谊,同乡之谊,师生之谊等等这些剪不断理还乱的各种人际关系!而在刚刚高大人的奏疏中也谈到这个问题!诚如高大人之言‘国家用人,不得官于本省,盖为族闾所在,难于行法,身家相关,易于为奸。故必隔省而后可焉!’。但这一条还有很多地方值得商榷!依我之见,对于像什么学官、仓官、驿站等基层官吏朝廷应该放开一点;只针对那些州府县及各布政司的布政使这样的封疆之职!这样既可做到地区回避,又可视不同的情况而灵活处置!”

见高拱对自己点了点头,张朝继续言道:“这第七个我要讲的问题就是日益严重的官员冗员和官场风气的问题!之前朝廷为了节省国家开支,提高行政效率;已有精简机构和行政编制的改革!但每当裁撤冗员的政令下达之后,没过多久有重新再次设立。裁了设,设了又裁;很难一贯而为之。慢慢地就变成吏治的又一大弊政!而刚刚高大人对此也做出自己的对策‘查照节次,复议事理,将所裁官员务要审处。固不得专汰卑微,以塞目前;亦不得轻革紧要,以溢后议!’。”

“时下文士以理学为宗,注重繁文缛节。以至于官员不能恪尽职守,而好为趋谒酬酢之事!这种攀比之风不仅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也利于官员们的办事效率。如此,高大人提出‘士风以简静为美,臣职以谨慎为先。务崇简静,务励勤慎!’。官员的做事办公就因讲究个雷厉风行,去掉个中的繁文缛节!凡是官员写给上头或者下达政令,都应该讲究个自述其义,意思表达完全便可;不要在哪里磨叽了半天让人也不知其究竟所谓何事!”

说道这里,张朝站定转身对着朱载垕道:“以上便是儿臣就高大人刚刚所奏之事的一些看法及意见,还请父皇指正!”

对于张朝这段冗长的陈述,朱载垕又能听进去多少呢?但他对于张朝在这朝堂之上的表现还是很为满意的。他没有想到张朝居然如此博闻强记,居然还准备小本以已记录朝堂之上的他人的言论并能如此之快形成自己的理论;这着实令朱载垕眼前一亮。当然,令人眼前一亮或者内心震撼的人又何止朱载垕一人呢?

朱载垕笑着满意地点了点头:“你刚刚所言的七条可作为此次京察的一个标准,但这也只是治标之法;不知你可有何治本之策呢?”

张朝轻轻地摇了摇头:“儿臣刚刚所言之事那都是高大人所言之策,儿臣只不过是依葫芦画瓢而已!只要不画虎不成反类犬儿臣也就感激诸位臣工的聆听了!再说这吏治不是儿臣之所长,倒是这查察案件,经济理事儿臣倒可献言进策!”

朱载垕点了点头:“这一点朕还是知道的!江南科考弊案和这山西贪腐之案归根揭底那是吏治败坏所结出的恶果!因此朕要借此次京察重点整治一下这贪腐问题!不知诸位能言善变的御史及言官大人们可有什么想给朕说道说道呢?”

面对朱载垕突然发问,站立于龙台下的御史言官们顿时傻眼了;谁都没有想到这位一项不怎么过问朝政的皇上今日会在朝会之上对官员贪腐问题发问!一个个你看我一眼,我看他一眼;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

朱载垕环视四下文武言官御史们:“以前不让你们纠结某事你们却一个个的前赴后继,一个个的视死如归。今天这是怎么了?一个个的怎么都成哑巴了吗?朕知道你们以前对朕在朝会之上不言不语而心存猜疑,甚至你们当中还有个别人还认为朕是个哑巴!”

听闻朱载垕此言,高拱立即带领着文武百官跪拜于地;山呼臣等知罪之言!朱载垕倒也没有言说让这帮官员平身之言,继续言道:“你们有什么罪,有过的是朕!朕原本想着拱手而治天下,可没有想到这天下居然被你们给治理成这番模样!这到底是朕无德!还是你们无能呢?反省的可能不止朕一个人吧!”

听闻朱载垕之言高拱的心情是复杂的。跪拜与他旁边的张居正此时的心情更为凝重,特别是刚刚张朝在言说功荫子嗣这个问题谈到徐阶。整个朝堂之上无论是跪着的还是站着的亦或者坐着的谁人不知道自己与徐阶的关系。最令,张居正感到胆寒的是这朱载垕突然要查察官员的贪腐问题;而自己在之前帮徐阶处理他儿子的问题时曾收受过徐阶的银两!要是此事在眼下京察这个紧要关头被人知晓那自己肯定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地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