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三国之辉煌时代> 第111章 、秦宜禄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1章 、秦宜禄(1 / 3)

第一百一十一章、秦宜禄

196年九月初,曹操矫诏天下诸侯,赶至许都吊唁汉献帝。而根据礼部的规矩,吊唁之事有顺序的区别:最先是皇族直系和外戚;而后是刘姓分支各王;接着是太傅、太师、丞相、三公,及对应的一二品将军;再后是九卿、三四品将军和各州主官及名家大儒;最后是各地郡守、名士名家。以此顺序不得有乱。

魏国治下徐州临淮郡太守,自九月六日到达许都,排队在末,等了数日,方完成此吊唁大事,而后亲访几位故友,又采办一些生活物事,前前后后折腾十余日,方才忙完,诸事皆了,动身赶回徐州临淮。随行,卫兵随从四人,马车一辆,二位夫人,一位是太守夫人,另一个是婢女。

一行一人,动身一路沿洧水南下,直到行至汝南郡项县,正欲转而东向,进入沛国之地。在洧水河畔,稍作休息。放马匹吃些青草,饮水。太守夫人下车于河边洗手洗脸,浣洗手绢。太守对一随从吩咐道:“马忠,你去装些河水,路上给马匹引用。”随从应喏,起身拎着木桶朝河边而去,正在灌水的随从马玩忽而大叫一声:“老爷快看,快看啊,这河里有人!”众人听闻皆是一愣,寻声而望,于马忠所指之处,十几米外的河水之中却有一人,仰面漂浮于河水之中。随着水波而上下起伏,半个脑袋若隐若现,是个男子。

“马忠!愣着干什么!还不赶紧下去救人!不敢是死是活,先拖到岸上再说!”太守吩咐。

随从马忠听闻,也不犹豫,救人要紧,救人最急,放下木桶,跳入河水之中,向前由于,也就是几息的时间,马忠游到凝水之人身旁,拽住手臂,就往岸边回游。此时太守及其他三位随从,夫人及婢女都在岸边等待。待至马忠近前,众人齐手将人拖上河岸。但见此人,只有贴身衣物,上身白色衣衫,左肩左胸之处都有血迹;下身红色裤子,左小腿右膝盖同样都是有血迹,其他有小块血迹十几处,由于被水浸泡,血迹皆变成深红暗黑色;发髻凌乱,遮住白长脸,然耳朵嘴角脸庞脖子,手臂手掌手指,但凡没有包裹之处,皆被河中之鱼啃咬,伤口不一,十几处。苍白的面孔,没有一丝血色,肚子微微隆起,看来是喝了不少的河水。观此人面向,倒也是五官端正,仪表堂堂,身长近乎九尺,手臂要背厚实雄壮。

太守蹲下身子,以手放在溺水之人的嘴唇上,却是感受不到气息。于是轻叹一声:“乱世里,人命如草芥,看此人长相,绝非寻常百姓,却也身遭横祸,曝尸于大河之中,为鱼虾之食,竟是无葬身之地,真乃凄惨也。马忠、潘璋!你二人将此人寻个僻静之处,挖一深坑,掩埋了吧,也好入土为安,不用立碑了,无名无姓之人,其父母亲族却又如何而知,去吧!”

却说马忠、潘璋二人抬起溺水者行了数十米,寻找一林间开阔处,将人放下,而后两人开始刨土挖坑,一炷香的时间,挖了一个深约五尺,长约十尺的土坑。二人轻叹,抬起溺水者,便往土坑中一丢,而后正欲转身填土。下一秒听到“嗷”的一声,两人大惊,回头一看,正见坑中之人,口中水柱喷射,而后连续吐了五六次,吐出半盆之水,湿了发髻和衣服及身子之土。马忠大喜而高喊:“老爷,此人没死,此人还活着,肚子里面的水都吐出来了!还有一口气啊”原来正是马忠、潘璋二人的这一丢,虽是摔通了溺水者的喉痛,腹部积压之水喷出,呼吸顺畅,略微了呼吸,和一点点的意识,手指未动,然而却睁不开眼睛。二人将溺水者抬出,太守闻讯而来,一手试探,确实有了微弱的呼吸,原来先前是腹中之水的阻碍。急忙令人抬到马车里,令人擦拭一翻,换上干净衣物。

“夫人勿怪,如此可怜之人,我若弃置荒野,必然身死无臾,然又无法放于马上,只能放于马车之中。恳请夫人留些空间,让婢女小红于车夫同坐。”太守向夫人道。

“救人性命,乃是大善之德,理应如此。妾身并无他念,马车之中,挤挤便是了。”夫人说完,带着婢女上了马车。太守点头,一行众人向东而行。

马车之中,溺水者横躺,夫人于婢女不得不,侧面而坐。

“夫人,此人好可怜,你看受了重伤,落在水里好多天,还被鱼虾啃咬,竟然还活着,却也是命大之人啊,只是不知是谁家之人,亲人得多伤心啊。”婢女说着眼红,原也是可怜之人。

“是啊,天不绝此人之命。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以后当是大福之人呢。”夫人说道。

“夫人你看啊,这人面相如此英俊,绝非是农家之人,说不定是哪个世家子弟,白白净净的”婢女笑道。

“丫头莫不是看山了?”夫人取笑。婢女脸色微红而答:“才没有。”

太守夫人仔细观察了一下,心道:外表却是英俊非凡,美男子一个,端庄白净,眉宇之间还有一股英武之气。身体强壮结实,定不是寻常人家的子弟……

一边看着,一边忍不住用手抚摸溺水者的脸庞额头,正在感受着此人皮肤,忽而感觉额头好烫,立刻明白,此人在水中多日,凉气入体,得了伤寒。立刻高呼太守,“老爷,快,此人得了伤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